【九洲诗词】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古诗课》的作者史杰鹏是顺着内容出现的顺序来讲解的,从“乐府”开始说起,再说到诗的内容。这符合小学生接触诗歌的时候那种从头到尾、从题目到作者再到内容的顺序。
(1)文学常识:乐府诗是什么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关于“乐府”的文学常识肯定学了不少。我印象里,“乐府诗”就是官方机构收集的民间歌谣。这当然是我死记硬背遗留下来的记忆,实际上我并没有细想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书里是这样写的:“‘乐府’起源于秦代,是管理音乐的官方机构,到了汉代,它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除了官方雅乐之外,也开始收集民间的歌谣。和这些歌谣相配的音乐,后来大多失传了;歌谣却因为采用了文字记录的方式,单独保存了下来。这些歌谣,我们就称为乐府诗。”
我读了这段话之后,脑子里突然就闪过一个念头,原来“乐府”两个字并不代表“民间歌谣”,也并不代表“通俗易懂”。乐府最初管理的音乐是“官方雅乐”,是民间听不得也听不懂的。脑子里闪过的第二个念头是,乐府诗之所以多为“汉乐府”,是因为到了汉代它才职能扩大,开始收集民间音乐。那么很顺其自然的,我有了第三个念头,为什么当时它的职能扩大了,为什么它要去收集民间音乐了?
接着,我百度了一下“汉乐府”,得到了下面的答案。
汉乐府,是指汉族民歌音乐。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根据百度百科的说法,我的理解有误,或者是《古诗课》这本书的说法误导了我。而我最开始对乐府诗的理解也是不对的。其实汉乐府里既包括民间收集来的诗,也包括当时文人写的诗。“职能扩大”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奇怪,其实可以理解成汉代的乐府跟秦代的乐府有一定的区别,汉代的乐府它就包括了“采集民间歌谣”这个职能。
(2)历史背景延伸:为什么乐府的音乐失传了
《古诗课》这本书真的特别像爸爸在给孩子讲古诗,有一种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感觉。前面说乐府诗原本是歌谣,但是相配的音乐散失了,只保留了文字,就变成诗了。于是作者就顺着这个思路简单讲了一下为什么当时的音乐会失传。
“因为在古代,没有精确的音准测量仪器和通用可靠的曲谱记录系统,音乐在普通人中间的普及和传播非常困难。”
总结一下就是两点:第一,当时的音乐非常主观;第二,当时的音乐非常小众。
主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音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人而异、因乐器而异的。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系统的曲谱,哪怕当时就有曲谱,“do”这个音到底在什么位置,也是很难定下来的,因为没有一个录音设备能够把它记录下来。
我小学的时候学过竹笛,对这种乐器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有不知道多少个调,每个调的“do”都在不同位置不说,竹笛的长度一变,调就会跟着变。
当时的乐器没有办法统一标准,哪怕人们想要统一,隔了一代就会失去上一代的标准,因为记录不下来。
小众就很好懂了。音乐归根到底是属于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哪怕民间有懂音乐、有天赋的人,那也非常少。再加上口口相传、没有办法记录,最后失传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3)继续文学常识:乐府诗的特点
书里这一句对乐府诗的评价可以背下来,作为语文考试古诗文赏析遇到乐府诗时的万金油:“来自民间的乐府诗,感情诚挚真切,语言质朴清新,词汇浅显易懂。……题材广泛,……不但是文学作品,也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越是生活的,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
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书里说乐府诗“为百姓鼓与呼”,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好。我想到了高中政治课讲文化生活的时候,讲到了大众文化。乐府诗是不是当时的“大众文化”?
(4)回到《江南》本身
首句“江南可采莲”,书里说写出了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北方当然也可以种莲花,但是那不是他们的常态,只有水网密布的江南才是采莲活动的频发之地。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地理人文风俗习惯差异巨大。采莲一词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
我对于“采莲”的场景印象最深的是梁元帝的《采莲赋》:“……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最喜欢里面那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感觉不仅仅在说莲花,也是在说采莲的少女。
书里还提到,“莲”在诗歌里总是被用作“怜”的谐音,采莲的少女们用这种谐音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于是“采莲”在诗中便显得更加浪漫了。
第二句“莲叶何田田”着重需要解释的是“田田”二字。
书里写道:“‘田田’是叠音词,表示密集、拥挤、层叠、繁茂的样子,跟单个‘田’字表示耕种的土地这个本义无关。”
接着解释了叠音词和连绵词(包括双声和叠韵)的特点。
第三句“鱼戏莲叶间”的“戏”,按照书里的意思,应该是采莲的人们愉快心情的映照。人们心情愉快,于是看景色也觉得处处愉快,游来游去的鱼儿,当然是在嬉戏呀。
我觉得书里对接下来四句的解释非常妙。有可能是我从来没有去细看解释,所以没有看到过这么合理的解释。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人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是大家一起唱和的。”
“就好像采莲的时候,看见一条鱼,她们尖叫:‘鱼在莲叶间戏耍。’另外一个伙伴也惊叫:‘莲叶的东边也有一条。’然后此起彼伏:‘西边也有一条。’‘南边也有。’‘北边也有。’”
这样一解释,眼前仿佛立刻有鲜活的场景,立刻觉得这四句不再平平无奇,而是妙趣横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