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体验过攀岩?我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计划外的去体验了一把。
穿好攀登鞋。(一种顶脚的软鞋,为了能在攀岩时尽可能增大鞋子着力面积,脚指的空间被压缩。因而脚趾是蜷缩的。)上墙,教练在身后指导,我像壁虎一样粘在墙上。
攀岩的要点在于,用腿部力量把身体不断送到顶峰,双臂呈放松的辅助状态。 但是初学者怕是跟我一样的通病,注意力总放在手上。上臂到肩膀都极为紧张,肌肉都开始变得僵硬起来。可以被灵活使用的双手成了大脑意识中的救命稻草。
随着逐渐熟悉攀岩的感觉,教练也在一点点增加难度。从爬上高点就是胜利变成攀爬指定的岩石到达终点。我感受到身体的臃肿和不灵活。在后一次尝试中,我把自己挂在墙上进退不得。
因为在指定路线中缺少脚蹬、手抓的岩块,贴在墙面视线范围狭小,我看不到可以攀爬的位置。作为菜鸟,我无法像教练那样,放松上身,伸展双臂来扩大视野和攀爬面积。求生本能让我只会紧锁胳膊,为了不从高处摔落。听教练在地上喊着该爬的位置,可知他人说得易,自己做得难?我根本无法按他的指示,把双手置于同一个小岩块来撑住100多斤的自己。力气一点点用尽,焦虑和汗水却大面积涌来。
如果你有这种体验,一定知道我当时的恐惧和无助感。腿部在颤抖,找不到合适的着力点。双臂已经麻木,更要命的是双手几近失去知觉、越来越失去抓握的力量。身体变得越来越沉,随时就要摔下去。此时,比起身体的状况,思想上的斗争更为激烈。
“如果到最后一刻,要不要放手?现在是不是最后一刻?从两米多高的地方掉落?还有没有转机,哪里可以爬?放弃吧,放弃大不了是摔在垫子上。不!放弃就是对自我的否定!是认定了我无能为力让自己转危为安。这样的失败比从高处跌落更让我无法接受。”
终于,在最后的决心下拼力一试,打开新局面。终于,把自己放了下来,得救了。
危急关头产生的焦虑和恐怖,即使不是把自己挂在墙上也时有体会吧。所以当我挂在墙上动弹不得时,我的大脑说“嘿,这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只是在多次情况中,胜负参半。有时选择了投降,“我不干了,死就死吧”,结果闭上眼睛摔下来;有时选择了硬闯,“再坚持一把,转机或许就在下一刻”,于是开拓出一条路走出迷雾。
此次没有跟软弱的自己妥协,堂堂正正地完成攀岩,不仅可以在我的胜利史中添上一笔,亦是站在下一个困境时增添的一丝勇气。那个在“绝境”时,无路可走的软弱,其实是困住蜜蜂的玻璃瓶。而再坚持一下的力量和开拓新途的勇气正是刺穿这面玻璃的利剑,从而解救自己。
勇气、忍耐、信念,这些我们从小被教导的品质,从来都是抽象的词语。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这些词注入生命的力量。
再一次钉在墙上时,不妨忍住恐惧和绝望,抛开内心孬种的小人儿,给自己一个机会,把自己从困境里堂堂正正地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