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天,当人们还沉浸在七夕甜蜜浪漫的气氛中时,一条来自腾讯公益的H5在朋友圈迅速被引爆。截止当天下午15时25分,整个项目筹款金额1500余万元已完全筹满。
从大部分人的直接观感来看,这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活动:不仅能对这些脑部有障碍的孩子表以关心,更因为一个一元买画获得屏保的小细节,让人们感到这不是一次单纯的卖惨活动,而是用“小朋友”们真正的画作,用艺术来平等互换的商业交易。无论是捐款者还是这些患有脑部障碍的孩子们,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一举动,减少了一般公益活动中总会含有的怜悯与同情,增加了更多的平等与尊重。
就像画作中的一位作者所说“希望大家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到我们,我们实际上都是普通人”。
做一个普通人的实质是要求平等
前几日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盲人学生住校被拒”一事,在事件几经反转后,将残障人士这个一直被社会当作少数人的群体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媒体不断传播的视频中,我们看到盲人学生和他的家长一直重复地表达自己的诉求“我想体验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活,能和室友一起相处,能在食堂正常吃饭,能追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暂且先不论这样的诉求是否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是否是对他人正常生活的造成影响,至少我们应该从这样的发声中看到,这些我们眼中的弱势群体,也在努力地追求着他们想要的平等。
真正的善良,不是一味地怜悯
写自198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帕特里夏•赖特森所著的《我是跑马场老板》,向我们展示了对待弱者的正确姿势。
安迪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十一岁男孩,他有着深爱他的妈妈、包容他的朋友,但是,他还是感到了自己与其他孩子有着一些不同。
安迪生活在一扇关闭的窗户后面,当他热情地微笑,大声说话时,他似乎是隔着一层玻璃在说话。当他专注地听别人跟他说话,停顿一会儿等他回答时,似乎别人的话是透过一层玻璃才传进他的耳朵的。有时他与别人同在一处,而他的表情很耐心,一副等待的样子,好像他不知道人家就在他跟前。有时他独自一人走着路,双眼闪着光,满脸准备好的笑容,好像他并没有意识到别人早已走开了。有时他会大笑或狂怒,似乎他是在敲打那扇窗户。只要透过玻璃去看东西,安迪的脸看上去甚至都有点儿变形。然而就因为他是安迪,总是那么热情,那么招人喜欢;总是见人就高兴,而且总小心着不做令人讨厌的人,所以大家仍然跟他是朋友。
在这群和安迪一起玩耍朋友们之间有个“占有地盘”的游戏,孩子们可以通过“占有”公共财产来进行买卖,但是安迪一直被隔离在这个游戏之外,因为复杂的“占有”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然而谎言终究是谎言,安迪沉溺在这场梦中,他闯下了大祸,让整个跑马场的委员会震怒,就在安迪的朋友们为安迪担心不已时,一个让人温暖的举动出现了……
这是一个能温暖到你脚趾头的故事,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与那些脑部障碍的弱势群体之间的关系,我们附以他们的怜悯与同情,是真正的善良吗?
在社会上,我们总是对那些残障人士以异样的眼光,其实有时候,他们不过是想像我们一样生活而已,能够同样拥有某些东西,以换得大家的尊重。
书中的安迪,正是这样。想要“买下”跑马场是希望能够融入伙伴们间的游戏,能证明自己也是可以拥有的。在比海姆公园犯下过错,也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为朋友、公园的建设做点什么,以来证明自己与常人相同的价值。正如文中安迪的朋友麦克说道:
“有时候他(安迪)必须拥有一些东西,即使他会把它弄坏。”
走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的弱势群体和他们的家人,竭尽全力地在证明,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想被赋以同样的平等与尊重。
人生的路这样长,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成长过程,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也只是无数种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真正的善良,其实就是抛却同情、怜悯,认可他们的成长方式,并给他们以真正平等的尊重啊。
这是一个市面上少有的以患有“脑力障碍”的儿童为主角的故事,作家用质朴的文字,将安迪的这个与世界隔了一扇窗户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娓娓道来,他的孤独、害怕、欢喜、迷茫都让我们心中的一根弦微微颤动,仿佛感同身受。
究竟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害怕那些努力微笑的人们吗?
让我们去《我是跑马场老板》里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