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经历了一次体验很差的网购。因为单位搞活动,发了一张几十元的某购物网站的电子购物劵。拿到还是蛮高兴的,兴冲冲登录之后发现是定向购物劵,也就是在几家本地指定的商户才能使用,也只能选择指定的几十种商品。
这下子高兴劲大打折扣,商品种类不多,所以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大,选来选去,仅仅因为价格接近挑了并不需要的润唇膏。付款之后几天过去,有人打电话说是这家网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我选择的物品暂时没货了。我说,那我等几天,没关系的。对方含糊地说,可能不会有了。我只好退了货,到现在也没选出来可以买的东西。这张购物劵就成为一块真正的“鸡肋”。吃吃不得,吐了又可惜。
发购物劵的目的应该是这家购物网站希望扩大客户群体,增加交易量。不过这种体验恐怕达不到这个目的了。
本周正好听到梁宁的产品思维中关于痛点、痒点和爽点的部分。
梁宁是这样解释的:痛点是惧怕,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爽点是即时满足。
在购物这件事上,跑商场多花时间、运输麻烦、价格信息不对等,是痛点;看到喜欢的东西想立即拥有,以为买了就可以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是痒点,也就是心痒,心向往之;而看了很久的东西,突然有一天商场搞活动,以原来二分之一的价格就买下来,欣喜若狂,就是戳中了爽点。
谁能解决我的痛点?谁又能引发痒点?谁又能带来爽点?
网站购物劵看起来解决了我们单位的痛点:即金额不大,人群分散,需求不一致。但这并不是购买者的痛点。单位的痛点也不是真的痛,因为没有惧怕在里面。如果没有网站的购物劵,还会有别的形式;没有这家,还会有另外一家。
这可不是消费者的痛点,消费者的痛点在于买到称心的商品。
回看自己将近10年的网购,现在我购物使用的APP剩下三个:淘宝、京东、必要。
网购是从淘宝开始的,已有将近10年的历史。开始时是因为节约逛街的时间,还可以分类比价,讨价还价,从减少商场购物到几乎不去商场购物,几乎成为无可替换的购物方式。
这个时候的淘宝,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也解决了开店者的痛点。
后来买的东西开始不满意了,因为要不就是照片看起来和商场没什么差别,实际质量降几个档次;要不就是号称外贸产品,仿制了外皮就是做不到核心。
这时京东出现了,号称只卖正品,我的重心向京东偏离了,暂时的取代了一些淘宝的地位。“正品”是京东戳中的痛点。
每年双11,双12,每个季末、年末,都有各种促销活动,赠券、降价,不亦乐乎,大家的购物车都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想买的不想买的,都等着这一天的到来,这就是痒点。双11这天0点一到,以很大的优惠价格买到了,简直太爽了。
慢慢的,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长,除了要求正品,还要求有设计感,有品位,对淘宝和京东的不满加大,就像开头提到的那样,总是难以找到合心意的产品。
直到发现了必要。
比要,解决了正品的问题,是国内甚至国际大牌制造商出品,有的原材料与著名奢侈品都是一样的,价格要低很多,顺丰快递并且包邮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满足了我对设计感和品位的需求。
经常在必要看的茶具、厨具、清洁用品,想买的太多了,而且价格便宜,经常一买再买。
在必要的购物,品质解决的痛点;设计感、有品位戳到了痒点。
这是我在购物这件事上学到的痛点、痒点和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