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读了一本书,是黄灯老师写的《我的二本学生》。不知道您是否有阅读过呢?首先我想说,读完这本非虚构的书籍,我的心情是十分低落的。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可能:我们让孩子拼命竞争学业,如果孩子最终只上了二本,会怎么样?孩子还在小学阶段,我其实完全没有想过这种可能。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黄灯老师用散文化的笔法,把她教的二本学生校园现状、面临的问题、人生际遇追踪,直接摆在了眼前。尽管她没有得出一个十分靠谱的结论,或者找到一份解决方案,但这份对当下大学生命运记录,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数据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网上查了一下高等教育的数据,也给大家看一看哈。给数据之前,先说结论:
全部的高考生中,60%的人会进入到高等教育中,40%的人会直接就业了。这60%的人数里,20%的人读了一本(可能还是非重点一本),40%会是二本及以下学历。这就意味着即使孩子们上了大学,进入了高等教育,可能绝大多数孩子的人生际遇,就会如同黄灯写的《我的二本学生》一样。我想,今天这个议题也就是值得我们大部分人去关注的。
2023年高考各省本科一批上线率
1.北京本科一批上线率44.05%
2.重庆本科一批上线率36.9%
3.上海本科一批上线率34.51%
4.江苏本科一批上线率32.14%
5.天津本科一批上线率30.65%
6.辽宁本科一批上线率30.11%
7.陕西本科一批上线率29.18%
8.湖南本科一批上线率27.47%
9.黑龙江本科一批上线率23.37%
10.宁夏本科一批上线率24.08%
11.福建本科一批上线率23%
12.河北本科一批上线率23%
13.内蒙古本科一批上线率21.88%
14.青海本科一批上线率21.82%
15.甘肃本科一批上线率21.25%
16.吉林本科一批上线率18.96%
17.贵州本科一批上线率18.44%
18.山东本科一批上线率17.49%
19.云南本科一批上线率17.35%
20.四川本科一批上线率17.29%
21.山西本科一批上线率17.28%
22.河南本科一批上线率16.65%
23.广东本科一批上线率15.44%
24.湖北本科一批上线率15.28%
25.浙江本科一批上线率15.16%
26.广西本科一批上线率13.39%
27.江西本科一批上线率12.92%
(数据来源:https://weibo.com/1107050852/NiBdiyem8)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国际通用的反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指标,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普及水平,其内涵的变迁也体现了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60.2%,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这一目标。
(数据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091390867770481&wfr=spider&for=pc)
这是网上查到的2023年的数据,他们的数据来源事什么也不是很清晰,我们也就只能大体了解一下。
首先看“一本”上线率,我没有详细计算,但扫一眼下来,这里面的一本上线率,平均也就是20%的样子。大家以为呢?我们再来看第2个数据,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60.2%。我的数学不是特别好,是这么推理的。数学好的家长朋友,可以看看我的推理是否正确。
1.一本上线率的计算,应该就是考上“一本”(包括985、211的一本,和非985、211的一本)的人数,与全部高考人数的比。
2.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应该就是考上“高等教育”(包括一本、二本、三本、大专、高职)的人数,与全部高考人数的比。
因此,全部的高考生中,60%的人会进入到高等教育中,40%的人会直接就业了。这60%的人数里,20%的人读了一本(可能还是非重点一本),40%会是二本及以下学历。这个推论,大家觉得有毛病没有?
如果推论没有问题的话,那就意味着即使孩子们上了大学,进入了高等教育,可能绝大多数孩子的人生际遇,就会如同黄灯写的《我的二本学生》一样。我想,今天这个议题也就是值得我们大部分人去关注的。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
这本书首先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高等教育可能不再是从前我们眼里的“精英教育”了,而是“大众教育”了。这就是说,孩子可能虽然上了大学,比较难像从前一样,前途无忧,不愁工作。因为是大众教育,也就意味着你接受的教育,大部人的人也接受了,你不会跟其他人有什么很大的不同。
我们学习群内,有非常多的硕士爸爸妈妈哈,还有一部分博士爸爸、妈妈。我不知道大家对于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呢?坦白跟大家说,我自己拿着硕士学历,不敢称呼自己为“知识分子”,感觉自己不配这个称呼。而我读完这本书,我也理解了自己的这份“不配称呼”的原因:我是在一个大众教育时代进入到高等教育学习的人,而自己所做的事情,似乎没有承担起一个知识分子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不是一个精英,而是一个普通人。
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让孩子们进入到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可能并不能彻底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身份。
这也同样意味着,教育的投入产出比肯定是越来越低的,教育比较难以成为阶层上升的通道。这种现实,不只是咱们中国是这样子,其实全球都是这样子的。上次分享《你敢不敢让孩子做自己》的时候,我提到联合文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中,就讲到了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高等教育无法改变绝大多数人的命运,那么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在哪里呢?
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
这个问题,对于我而言,还真不是很好回答。我个人感受就是,目前的大学似乎成了就业的必需品了。换而言之,读大学,就是为了能就业,或者好就业。当然,眼下本科都不是很好就业了,研究生、博士生才能稍微好一点点。
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这样子的。我的一个实习生,首师大中文系研究生,有一次告诉我,她将去人大附中在房山区的一个分校工作了,会有个户口指标,她特别开心。后来,她告诉我,户口指标没了,因为一个博士生去到那里了,指标给博士生了。我想讲的就是,当孩子们进入到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时,其实眼睛盯着的,更多的是就业。就业就是一个瓶颈,卡在了每一个大学生的脖子上。这就意味着,大学教育的意义可能已经被消解了。
大学,不再是一个孩子可以开阔眼界,激扬文字、激扬青春的场所;不再是一个孩子可以激发出拥抱世界,为改变世界而努力奋斗的场所。现实与功利,成了一个大学生首要的选择。我也能理解钱理群先生所批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到底从何而来。当就业、升学成为首要目标,就业与升学变成了最为激烈的竞争对象,那么“精致的利己主义”不产生才怪呢?
这可能就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危机。
存在的危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当孩子们从小开始,就是用竞争的方式来生存,一路从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竞争上来,在激励的生存竞争当中,孩子可能会遭遇“异化”这个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自己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当内心的这些议题从未被正视,某天可能就意味着精神问题甚至精神疾病,会成为现在或者未来孩子们缠绕半生的问题。
我们可能有时候不能理解,为什么咱们得孩子生活得这么好,却会如此脆弱。我们要看到的是,眼下的孩子们,尽管没有遭遇物质匮乏之苦,真的会饱受精神之苦。而实际上,物质匮乏之苦好解,精神之苦不好解。所以,我在想,我们这一代父母,在陪伴孩子一路成长的时候,责任重大。
首先我始终相信,追求学业与追求内心安宁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由此当我们让孩子追求学业的过程中,如何不把孩子异化成学习工具人,如何不把孩子异化为单纯的功利主义竞争者呢?追求学业之路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引导孩子创造一个安顿心灵的场所呢?
对于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在思考中。您是怎么看的呢?
最后,给大家发一下原书的文摘。
原文摘要
(1)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
(2)我亲眼看见全社会最应具有活力的青年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个体回退到更为封闭的网络世界。不少学生认定今天的便捷和丰富理所当然,今天的失衡和坚硬也理所当然,他们不追问高房价的来由,难以感知各类存在的差异,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手机、网络、信用卡的时代,也无法想象一个不用租房、没有房贷、教育成本低廉的时代。他们甚至有意无意地转过头去,从不直面大学毕业的起跑线上,同样年轻的躯体去向却千差万别的现实。他们认定个人奋斗,自动剥离个体与时代的关联,在原子化、碎片化的具体语境中,个体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被轻易转移到了个体的机遇、命运和努力程度上,个体层面学生与命运的抗争,和整体层面学生无法与命运的抗争,两者构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3)中学时期的老师、家长,总认为通过各种手段,将孩子送到大学就万事大吉,但中学教育的后果,大学老师才有更直接的感知。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作为中学教育后续阶段的见证者,我目睹孩子们被牵引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对此有着深切感受,但家长对此并不知情,中学老师在应试目标的逼迫下,也无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更多责任。在疯狂的追逐中,没有人可以容忍孩子的失败,现实强化的高校分层,学生也不容许自己失败。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他们的面目越来越相似,早已成为工厂的标准化构件。
(4)随着教育市场化的推进,他们一入学,就被社会、学校、家庭作为就业的主体对待。他们的毕业去向,在“自主择业”的话语中,早已失去了“国家分配”的兜底和庇护,必须依靠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去争取。大学毕业以后面临的生存压力,诸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都只能在彻底市场化的社会语境中独自承受,个体和国家的粘连度越来越低,学生的去向,越来越受制于个体背后掌握的资源。底层家庭的孩子,在自主择业的鸡血和市场经济的赤裸搏击下,不确定性成为唯一的确定。
(5)“读书改变命运”的成色,在教育市场化的语境下,早已褪色了很多,但在和更多的学生具体交流后,我还是能感受到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重要意义。他们从最底层的社会挣扎出来,在转型期的驳杂中,经历的心灵磨难、挣扎,并不比父辈少半点。他们也许错过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但他们避免了,若不读书,就会滑入更为糟糕境地的可能。
(6)从应试教育的通道穿越,他们来到大学课堂,在高中老师对大学想象的善意谎言崩塌、卸除了高考的集中目标后,他们如一卷失去弹性的弹簧,松弛的状态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他们成就感、满足感、目标感和生命能量的释放,依旧无法在现实功利目标之外,找到更多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