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想让生活变种感觉,又发现细微一点太微不足道。
不妨出去走走,嗯,那就走走。趁着,如果非要趁什么的话——那趁兴致未减,趁夕阳未落。
“如果要在旷野里奔跑,你得踏着风的足迹。”放在以前,这句话脱口而出的同时会顺带发个动态。似乎年轻就得喜欢文字,喜欢古风,喜欢温文尔雅,喜欢墨雨清凡。不过,四野八荒冷风吹遍,哪来什么鬼足迹!
径直上山。一名司机酒后驾驶,四名乘客胆战心惊。能顺利出城是因为司机交警面熟,给支火、一根烟,大抵再加一句:明晚,老地方,整白的。
司空见惯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是我,是我们。
对了,此行所去之山名曰:雍州山。
从小便怕鬼,是因为小时候不知道鬼由人作。现在也怕,大抵是因为知道了鬼由人作。所谓怕鬼不夜游,夜游靠庙行。山顶真有一座道观。直到二十一点,最后一抹红霞也快要不见,便觉得,此处无鬼,哪里是神灵镇守,根本是寒风凛冽,无人问津。
无人问津的地方,自然无“鬼”问津。
返程,司机酒意全消,四人却各喝一碗四十五度,满面红光。回家就睡吧。
依稀还记得提醒自己万万不可忘了睡前吃药,今晚最后一顿。突然想起看病时,医生望闻问切两分钟便完,之后说:这药包治百病。我说那可真辛苦你了,我就多买一顿呗。却听后面的人也急着说:那我也多要几顿。
在路上,有风。四野八荒冷风吹遍。
城中霓虹一片,我家,在中间……
二
“没有什么差心情是一场一千公里的旅行释怀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千公里。”中听却经不住细想。因为旅游是要看和谁同行的。对脾气了,臭水沟都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要不讨喜,不尽长江滚滚流都只是半亩沟渠上漂着几条臭鱼。
这次去哪里?
海南岛。
上次的人呢?
那个?不记得名字了。
那怎么认识的?
饭桌上见过几次,还加微信了。
关系好吗?
不用帮忙就好。
那这次呢?
这次,是最好的兄弟。
那……
别问了,下飞机了。
我们的导游是个男的,三十出头。老家在黑龙江,现在在海南岛生活。
第四天去了三亚海上观音。高一百零八米,比自由女神像还高十五米。没概念?那你只要明白香火比女神像旺一百一千倍就行。为什么?大家信这个啊!
印象极为深刻,毕竟场面太过宏大。人多,非常多,摩肩接踵,求财求子求运程……双手合十,跪拜不停,模样虔诚。我不信佛,默默下了台阶。临近出口,墙刻佛经,突兀看到:从今听诸比丘,无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者,得大重罪,佛不度耳。
这话,是该刻在不显眼处,对相当一部分人,上完香火,诚心跪拜,然后看到这句话,便急火攻心,心中一愤:这不是骂人吗?
行程最后一天,报团旅游照例是要购物的。因为不能强制,所以此刻导游挺身而出:……………这家的黑曜石是海南岛最正宗的黑曜石,银饰都是瑶族亲自打造……………
讲了半小时,有人递给他一瓶水后,导游将他无名指的戒指摘下给我们看,说:这是六年前我妻子给我买的,就是这家店,我一直戴着。
他给我时,无名指纤细白嫩,手很漂亮,甚至,没有戒痕。
第二天就到家了。进城区时碰到一个熟面孔,上次那个交警。他却不认识我。面无表情,操作规范,检查了整辆车子,俨然一个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