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是最基本的能力,学习《老王》一课,隔着屏幕,我给学生读一段,要求学生写出段意或者说出段意。第一段,我示例,第二段,学生回答。才发现学生概括内容的时候,以评价来代替内容。如,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这一段,有学生回答,老王很善良,有说他很厚道,这就是把内容概括和人物形象混淆了。
不记得谁说过,要客观记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很难,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评论。今天看到学生的答案,这个观点不自觉就冒出来了,记事,看起来似乎容易,其实有点难,以后在写作教学中要多练练。
概括内容,如果有中心句,比较容易;如果像刚刚文章里面那样,没有总结句,就要学会分层,再逐层概括。
如①他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②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水稻而运转。③在他研究的最初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一《永远执著的美丽》
这一段中的第一句话“他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是本段的概述句,后面两句话为第一句服务,但第一句话中的“义无反顾”在后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一头扎进”有所体现。因此,本段可以这样概括:他全身心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之中。这里用“全身心”代替了“一头扎入”,因为概括段意的时候,争取用平实直白的语言来表达。文中的他是谁呢?最好用“袁隆平”代替“他”,概括段意的时候,争取让读者不看上下文,也知道所写内容。
概述性的话,一般位置在段首,或者段末。如果在段首,还有可能是过渡句。概括段意的时候,要结合下文内容。如:
①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②在维也纳,无论太阳怎样灼热,只要站在树阴里便立刻清爽宜人。③中午与早晚,温差非常分明,即使炎夏时节,日落之后,空气也会很快凉爽下来,维也纳人在夏天夜里也要盖被子睡觉,特别是一场雨后,天气如秋。
一《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这一段第一句话是过渡句,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总结上段内容。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概述本段内容。“神奇”在文中并无体现,如果概括为“森林能调节气温”的话“森林”不够具体,结合题目可以概括为:维也纳森林能调节气温,就比较准确了。
对于没有中心句点段落,也不用担心,请看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儿地叹气。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 "咱俩先换过来, 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一《羚羊木雕》
这段话,前半部分写我的裤子被树杈划破了,后半部分写万方提议和我换裤子,把这两部分内容合并到一起,“我”划破了新运动裤,万芳提出和“我”交换。
概括段意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多次练习。练熟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部分,给全文划分部分并概括各部分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