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幸运中的不幸儿
在我父母的那个年代, 我的家境不好,父母生存环境和理想追求,价值认知不匹配。用奶奶常常绕在耳鬓的话语来说,就是“生在灾害时期,长在动乱时期,我家小三就是没有碰到个好时候”。而我母亲是另外一代人,她生长在山沟沟里,作为长女,年纪轻轻但是雄心勃勃。那个时候有一张城市户口简直比拿到了一年的饭票还要让人喜上眉梢许久。就是为了这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结合,于是有了我们家,和一家子穷穷联合的故事。母亲也许是看中了父亲的老家背景辉煌,也没多见过什么社会,就想当然的听话照做结婚生子。至于后来发现很多现实和期望的巨大鸿沟,我想她是没有做好准备,又不甘于平凡的。 恰好,我父亲的家族确实是书香门第,锦绣世家,但那都是上上一辈的事情了。我父亲出生,成长,际遇,处处都要差人一头,唯独人心善,老实,心大,周道,让身边的人相处的都很喜欢他,也算是结了善缘。自己的生活不好说,鸡飞狗跳已是家常便饭。
我,作为他们的女儿,可谓是掌上明珠一颗。虽然条件差了点,也还是照例在安全稳定的校园里上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也许是生性比较淡薄清高,在照顾我心灵的爷爷,像一颗大树在我懵懂学习的节点上,像一个参天大树轰然倒下的时候,便开始了自我内心强烈的冲突与较量。对生活的不满,对生命的追求,对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出现了迷惘。在爷爷去世十多年的时候,父亲也突然撒手人寰,经历过几次亲人离世的我,依然避免不了对自己没有及早坚决的做正确选择的懊恼。 在奶奶甩我脸,叫我滚回自己家的狗窝的时候,我的心中在呐喊“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家的狗窝,你看不上我的狗窝又怎么样?” 在小学,我拿着离婚申请书,叫我妈妈离婚的时候; 好多次,都想把自己的脊骨长硬了去生活,然而却永远选择了更安逸的一面。
寄住在奶奶家这么久,我与生俱来的本领,就是如何可怜兮兮的求得关注,以最小和唯一的女孩子这一点资本,求得关注,同情,和帮助。
到现在我还能记得,比如小学的时候,伯父伯母会从日本带来堂姐穿剩的校服给我,眼巴巴的等着一年一次远方亲戚带来的珍奇的日本宝藏,以及他们带来的全新的感觉,他们身上有的新鲜味道和被尊重的感觉,读高中的时候父亲四处借钱的情景,考大学奶奶请叔叔帮忙,却最后并没有成功的景象,上大学爸爸跟叔伯借了2万元学费的事情,大学的时候去叔叔那边实习,大学毕业后,请伯父帮忙介绍工作,等等等等。
貌似我有很多的机会,貌似我好像是在镁光灯下被人服务着打着转转,貌似我能用到别人都拥有不了的东西,但是我怎么这么不快乐呢?我心底里一点也不想成为那个摇尾乞怜的孩子。
虽然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不像同学们那样享有了父母全身心健全的关爱。但是,好歹可以上学,有地方可以睡觉,吃穿不愁,甚至还常常被亲戚说我占足了便宜而愤愤不平。 虽然有很多很多不愉快,但是,我好歹也算是不幸中最幸运的那一个吧。
第二章 童年追索
小学的校长说我是娜塔莎,那个流浪的没有人管的孩子,小学同学的妈妈,说不要跟我玩,我是个没人管的孩子,脸上留下鄙夷的眼光,和同学们一副高冷的脸。
幼儿园的事情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小学那时候,我可是出了名的受气包。我想我应该也只有鱼的记忆,所以每天太阳升起来,总是第一个到校,把书包放在锁着的门的地板上,然后开心的等同学来上课。然后还没开始上课,我就已经被打哭了,很多次都是这样。
我们学校是属于大学校园内部管理,好在也开放了部分名额给到住在附近的农民家的孩子们。同学的组成结构,大概是三分之一院内的老师家的孩子们,三分之一职工家的孩子们和三分之一校外附近农村的孩子们。院内优越的孩子们圈,我总是被打的对象,因此,我还是喜欢和院外的孩子,以及职工家的孩子玩,当时的感觉就是,他们比较淳朴。
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鼻炎很严重的转校生,他属于家境比较优越的那一咖;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当时为了不让希希欺负我,保护我的情景,后来班上都传说他暗恋我,再后来,他又转学了。
五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后座那个一直欺负我的熊孩子(班长),用我的围巾在我的后座,把我勒到脖子,我举手告诉了老师。后来下课,在走廊上,他不由非说就从后面把我摔在地上。后来,我也没有再举报他。
上学给我带来的体验,就是“我不配”的感觉。
下雨了,同学们有家长撑着伞一个个的接走,我假装自己很爱玩水对打伞没有兴趣。
初中的时候,很多院内的孩子都去了市区最重点的学校学习,有更多的社会上的孩子引入了我们学校,生性比较乖巧的我,也许是转校去北京的好朋友的一直支持,英语成绩迅速的提升,一时之间成为了老师非常宠爱的对象。我也不遗余力的想做好这个榜样,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想落下,也第一次发现爷爷奶奶因为我的学习成绩提升,脸上带着的光。每个中午,我都在很自豪的学习。同学们评价说,每天都能听到我朗读英语的声音。那时候真的好高兴,很简单。
然而好景不长,我时常也会怀疑是不是因为我不配开心,不配过好的日子,所以我突然得到了这些,要以爷爷的去世来惩罚我。 才展开的海市蜃楼,根本经不起考验,我以为突然之间成为标的的自己,会得到很多人的欣赏,支持,与关怀,会在我惨兮兮的时候拉我一把。然而,在我生硬沉重的时候,就连我远方的好朋友,也只是问了一句“你爷爷过世了,你一点也不难过吗”回应。
多年之后想起来,我用了一个形容词,那时候的我好像瞬间与这个世界隔开了,我在玻璃里面吼叫敲打,可是外在的世界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读高中的时候,遇到了很久未见的一个小学同学,她父亲和我父亲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她突然心事重重的找到我,对我说,一直想和你说一声对不起,小学的时候不懂事,做了很多不对的事情。
第三章 欲望的大树
欲望是一颗装不满的大树,大学开始到出社会后,我热衷于一件事情,就是买买买。买衣服,买杂物,买一切上面好像写了我名字的东西,买买得起的,买买得起的买不起的(原单),买热衷的,买喜好的,买提升的,买用不了的。有很多东西,买来就忘记了,甚至没用过,买的那阵劲就过去了。网络设计的让人的欲望变得唾手可得,就好像变魔法一样,收包裹成了每天最期待的事情。
我一直在找答案,为什么买买买。为什么不能停下来。
社会上有很多种说法,我自己的结论是:买买买是一种用买来的能量填补自身能量的需求。
下面这段话,分享给用觉知来阅读的你:
假若你有一棵如意树,你会日复一日、不断地祈求。你最终将生活在一个仓库里。许多家庭已经看上去像是仓库一般了,各种东西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无论你是从商场还是从树上获取东西——都是毫无止境的强迫性消费。你期待事物凭空出现,这意味着你不想为之努力。你对你生命中的一切都负有责任。现在,你想要他人拥有的东西。那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你应该去做的。只是做需要做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你所需要的一切会毫不费力地发生。你甚至都不该选择你想要什么或不想要什么。只是选择去精彩地生活。至于你到底是在一个洞穴中精彩地生活,还是在一间小屋内,抑或在一座宫殿里——又有何妨?你活得精彩——这是唯一重要的。
是啊,答案就是,一切都来的太容易了,而只有卖惨才能得到的东西,并不值得珍惜和争取。人格应该是对等而独立的。就像我说的那句话,金窝银窝比不上我自己的狗窝,还要继续懊恼吗?
我今天发了一条朋友圈 “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给她赋能 一开始不喜欢的 到最后也不会喜欢 一开始想选择的 到了最后还是想去做 那么 不如一开始就去做吧 省掉中间环节 毕竟 说服自己还是蛮难的” .
第四章 三十岁展愿
有人说,你不能在同一个维度解决这个维度的问题,你必须跳出来,升维思考,降维攻击。你需要找到一个角度,那个角度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是可以看到问和答其实是在一个圈的一体两面。你需要的不是竞争关系,是零和关系。
就好像是在画一个圆,我分析了自己的天真烂漫,分析了自己的不配得,分析了自己的能量交织与冲突,我也矛盾过为什么我没有抓住唾手可得的机会。 原来是这样啊,因为,我不想活到人生的最后,还像一条虫一样啊。
如果我三十岁有个愿望祷词,那她一定是这样的
“上帝啊 请赐予我勇气 解放我的翅膀 让我张开双臂 在雷电中自由翱翔 带上我的真实 即使被劈断了羽毛 请用雨水滋润她 我知道 走在自己的路上比什么都重要 请赐予我力量 让我不要再迷惘 如果这世界上有一个宗教 那一定是我的地盘 我要做的很简单 就是无时无刻不在选择 对上自己的频率生活 她看起来有那么一点不高尚 看起来有那么一点不妥帖 看起来有那么多的不合常理 还看起来不符合3号人的期望 可是她就像一块儿贝壳 在微微的发着光 孕育的是一颗真正的珍珠呀”
Alice.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