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有着理性和感性,而感性最直接的表现元素——情绪,经常是理想最大的干扰者。我们很容易一冲动就做错事,一不经大脑就干傻事。情绪是我们出生时自带的,而理性的思考是需要后期修炼培养的,因此情绪总是很容易占上风,主导我们一些行为,也给自己挖了很多坑。
有时情绪占据我们大脑,让我们无暇顾及其他,行为会受情绪影响,言语更受情绪影响。我们总还如幼儿时那般,需要把一种情绪宣泄尽还可以。尤其在现代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我们从小是在家人的环绕中长大的,很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对于自己的情绪更要所有人来安抚。根据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情绪更多是潜意识发挥的作用,比理性更容易影响我们的人生。尤其人生很多关键选择,理性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我们常凭一种情绪、一种冲动就选择了。于是,人生才有那么多的后悔和无奈。
我爸妈都是脾气很暴躁的人,是情绪管理较差的人。小时候,我就一样很暴躁,生气了还会摔东西,一定要特别狂躁的状态才有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后来长大,我越来越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状态,每次发完脾气,我并不好受, 我不喜欢那个发脾气的自己。而父母形成的家庭环境就是,一有点不耐烦就互相大吼大叫,每次家里吵架都会互相比嗓音,我们没办法平复情绪后好好说话。这样在大学时,每次给我家里打电话都会习惯性地提高嗓门,跟平时说话很大差异,让我舍友都感到惊讶。
这让我性格中多了些易情绪化的东西,不开心的、忧郁的、伤感的都如饮酒般在脑海里咀嚼。尤其在我读了中文专业后,不感时伤怀都不能称文科生。而情绪如丝,不一刀剪断就容易自我困扰。在学生时,还可以这样任性,开心就大吃大喝,不开心就一个人躲起来。而直至进入职场,才发现情绪是多么干扰工作,一个无法做好情绪管理的人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职场这个环境,冷面残酷,也公平竞争,一切凭实力,没人能顾及你情绪,你必须在繁忙工作中以最快速度处理好情绪,工作靠的是理性。
在职场打拼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情绪管理是我们成长的一门必修课。理性,逻辑思维才是能让我们真正把控生活的武器。因为进入社会,我们知道自己只是芸芸众生的一粒沙,别人没有义务去照顾你的情绪,胜者永远是靠实力。这是社会生存的根本法则,情绪只有在你一个人时由你独自面对。而夜深人静时,我们越来越难以入睡,心里伤痕累累无法安息,这个社会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我们没有从小去学习如何独自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白天在社会法则下必须越来越克制自己,我们纷纷戴上社交面具,以赢得最大的社会资源,而晚上一个人时,情绪如大水漫出,我们如一只受伤的猫得独自舔伤。我们不懂得如何如处理垃圾一样处理情绪,情绪也得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而且情绪不等于想法,很多事情甚至遮掩了或夸大了我们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我们容易自怜或自卑,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我们都或多或少会焦虑、会不安、会恐慌。情绪如我们内心的小孩,需要我们重新加以管教,并非让我们都学会装和虚伪,而是学会不把情绪当利剑去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让我们把注意力都更好地放在手上要做的事情上,毕竟人生路,是要走出来的。
人生苦短,别浪费时间在幽怨的情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