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计》—— [日]原研哉 / 阿部雅世
前言
- 设计可以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开花结果。
东京篇
第一章 如何理解设计
-
设计的入口
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文字和语言的吸引。
看到自己的手稿被印刷得如此完美,在那一瞬间,我收到了很大的震撼。
光是看到您当时高兴的表情,我认为您干这一行就对了
通过印刷工艺,将宝贵的智慧保存下来,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我想把自己脑海中模糊的语言写出来,形成手稿,手稿再经过排版,变成清楚地文字固定下来。
那一瞬间我仍然特别开心,因为有充实感。
欣赏刚刚完成的空间设计,会产生非常难忘的感受。
书,只要往桌上哐地一放,就让人很感动。
无论信息传播媒介是哪一种,对我来说把他们变成值得推敲的形式是最重要的一点。
-
创造智慧和想象的容器
人类把棍棒作为工具,来扩大自身改变世界的能力。
工具的雏形有两个——棍子和容器。
以加工和改变世界为目的的“棍棒系统”
以保存物品和智慧为目的的“容器系统”
我们设计的应该是容器。
想象的来源不是像棍子那样的物质性的东西,而是像两手之间存在的空间那样虚无的东西。
-
装饰是力量的象征
近代以前的社会,为了表现出某种强大深远的力量,装饰是必需的。
现代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对自己负责。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温和的合理性,我们要追求的是那种简单的知性和感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距离。
-
“精神”的设计
设计的概念显示出人类社会具有创造的智慧。
人通过生活去创造环境,其中所蕴含的睿智就是设计。
设计是让人认识到事物本质的工作。
将事物的特征、人们的交流、觉醒的契机和想法的来源,类似于这样的东西带到社会中并保存下来。
我希望自己设计的是思想的工具盒想象的载体。
我希望自己设计的不光是标志的形状,还有让人们在使用这个标志时,脑海中能够呈现相应的形象。
从事“精神”的设计就是要在人脑中产生东西、“物质”不过是它的痕迹而已。
-
平面设计的训练
“我”的特征实际上上不是我的东西,而是比尔呢如何认识我。
作为一名造型设计师,我还是从用铅笔画出形象开始的。
开始的时候,我是努力去画的很好,然后渐渐地这种条件反射似的 绘画变得容易起来,我不再需要那样费力。
绘图的意义——将在脑中的形象和感觉,没有障碍的表现出来。将脑海中的某个东西、看到的某种事物一瞬间就表现出来,对于设计师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对“自己身体干的事情和发泄出来的东西”所具有的那种抗拒消失。
绘图本身就是一种让形象在大脑内外能够自由的融会贯通的训练。
素描就是观察事物的眼力训练:既能精确的观察事物,也有将其再现的技术。
作为平面造型设计师,就是要比别人换出更优美的线条。
做出最合适的形式。特别是体力上的训练。
-
连续不间断
手机设计最终目标是让使用手机的人能够顺利的进行交流。
所有的事都是连续不断的,这很重要。
帮助企业实现他的理想。
多考虑问题,对需要解决的课题多提建议,能让对方理解的话,工作就能顺利,持续的进行下去。
信息的力量,是要让对方的大脑转动起来,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而不是只要被人接受或在脑中被消化就行了。
要让人们一直对未知的、新鲜的东西保持兴趣,这很重要,这才是信息的传达。
-
为什么在大学教课
- 大学也许是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设计问题的地方。
-
让人们知道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
看似是在没有用的事上花费精力,但那时的感觉也能用到现在的工作中。
“让人们了解”不是设计工作的目标,要让人们不安,心跳,产生新的求知欲,想尝试做些事情。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创造一种持续思考这件事的状态,让接受信息的人的脑汁变得更加活跃。
将信息“未知化”
-
引领价值观的转变:“舒展”不如“褶皱”
留有别人用过的痕迹的东西,反而更有魅力。
我们应该在熟知物品成熟后的形式,再进行设计。
“不被消耗的设计”
-
创造存在感
想法不能停留在讨论、创意的层面,还要制作出实际的模型。
如果做不出有说服力的模型的话,就不能表达出创意的真正妙处。
然后就是拍照,拍照的方法会因想传达的侧重点不同而不同 。
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出设计的意图,然后再画板上进行版面设计。
一旦明白了版面设计的逻辑流程,版面设计的质量也会提高一截。
为了表现出其内在特质,要具体想很多标志的应用实例,还有能够表现其形象的具体例子。
就是用谁都懂的语言,制作出真实地视觉效果。
设计要传达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质。
虽然所构思的东西实际不存在,但是就像是真实存在一样,这就是内在特质。
-
原研究小组的夏季集训
我想让学生们在现实世界中具有独创性的构思,并拥有使之成为现实的强大力量。
变换地方,心情也变得自由一些吧。
-
采取有效的方式
在大学,引入可以真正取得成效的方案,创造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到专业水平的工作,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研究会其实和当乐队指挥是一样的。把不知道自己吹什么好的外行人带到管弦乐队中,让他们发现自己擅长什么。然后,决定哪个成员拉那首曲子。
全体成员到达一种默契是最理想的状态,效率很高。
当每个成员都充满自信,就可以做到一个人做不了的事情。
第二章 语言和沟通
-
解释的专家
在日本,说“那个”的话,大家都知道“那个”指的是什么,根本不用解释。
丰富的词汇和把自己脑中的好点子恰当地解释出来的能力,才是沟通的基础。
像画速写一样,动手能力很重要。
要从事设计师这个职业,就必须成为一个解释的专家。
纯艺术创作同设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设计要面向不同领域的人,不断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消除误解,推动工作的进展。
设计要全方位的使用自己的大脑。
设计师,就是要思考非常难解释的问题,思考至今没人想过的问题。
设计师必须考虑奇特的视觉效果和创意,并对如何才能顺利得把他们运用到广告、促销、活动中心,做出细致入微的说明。
作为新奇创作者,就像作家写小说一只羊,按照一定的脉络,用语言想众多的人传达。
-
企划书和委托书
所以,有时一个眼神就够了,和客户眼神一对,就什么也不用说了。
如何进行最佳的眼神沟通?这就需要具备迅速吸纳对方的语、形象和感受的能力。
找出对双方均有利的地方,并耐心地进行劝说,是在设计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工作。
构思仍要凭直觉,解释的过程就必须是有逻辑的,所以设计师的表述要有严谨的逻辑性。
-
最理想的设计
我经常向工作人员提问,就像是自己已经明白的事,再自问自答一遍一样。
如果只是大致的想一想,感觉这样很漂亮就决定的话,是绝对做不出效果的。
每一片树叶为了多接受到一寸阳光,都在竭尽全力地生长,于是变得繁茂,树才显得美丽。
-
不要随便说“简单”
设计的东西能够还原到自然法则中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真正的简单,就像物体本身就能散发出灵气一样,具有非常大的力量。
因为两者体格有如此大的不同,所以相应的设计类型也不同。
-
空白
日本的空白,是指想法被不断地调整、纠正,经过扬弃而产生的空间。
白纸也是花纹的一种,能够填补心灵上的空白。
创意指的是细致的构建顺序或秩序,并不是说没有秩序,而是突然改变这种秩序。
击剑不是以速度和力量击败对方,而是要打乱对方的思路猛击下去。
在日本,“无”也被认为是一种存在。
日本人认为,能够忍受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很好。
-
日本的富有
- 自己是渴望每样东西都能拥有一点,认为那才是富有的日本人。
-
语言的感受性
学习一门语言时,各种单词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想爬楼梯一样循序渐进,有一天突然能够听懂别人的话,就能够读懂文章,就能够使用新的语言跟别人进行交谈了。
书读的多了,就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人们说不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沟通能力。
对于模糊细微的东西的感受,语言能够为它描绘一个清晰地轮廓。如果描绘不出,就只能模糊下去了。
语言能力指的就是重复或是记忆之前的感受性
不管什么领域,独创性的构思都扎根于独创性的语言中。
语言可以使头脑和感觉变得活跃起来。
-
对内的语言和对外的语言
用语感来理解语言的含义时,就证明这种语言真正变成你的语言了。
用外与交流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外国人。要适应和不同文化圈的人相处,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人的性格。
像安全感、温暖感,听起来充满暖意的声音,或是恰当的时机回应的笑声。比起音色来,交流时反应的好坏,营造的气氛是判断人最重要的标准。
-
视觉导航
- 简单的说就是说明书。
-
快乐的使用说明书
如何把易懂的图画和动画进行组合,为难懂的事物制作出导航系统。
说明书里没有文字,只有图画。
-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让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参与到设计中来。
保证自己的兴趣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设计的创造性是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绞尽脑汁寻找的事能用设计解决的的独特“问题”。
重要的是如何发现一个好问题。
归根结底都是在寻找问题,这样去思考、探索问题,设计领域就会变得宽泛,当然设计也会变得很难。
所谓读大学,就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兴趣。老师这一角色是给学生进行积极指导的教练。
一边和老师谈话,一边找出问题并自己解决,大学应该是这样的场所。
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就具备了处理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了。
-
“体力充沛吗?”
- 设计部门有七成女性。
第三章 设计的潮流
-
技术驱动及其立场
世界是神造的,荷兰却是荷兰人建的。
所谓荷兰的设计历史,一言以概之就是激进主义。
荷兰人们的自然观、审美观也很独特。国民性的形成跟自然密切相关,这种国民性有成为当地居民的特点。
荷兰特色的东西是很有魅力的,而且那种“利落的超脱”引导了国际设计界的潮流。
-
日本是如何宣传的
细腻不是柔弱而是坚强。
设计师就是一个说服别人的职业。
-
米兰国际家具设计展
- 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独创性,就无法对未来做出贡献。
-
日本的纤细
- 细腻有一个关键词——旬
-
美化欲望形式
整个社会都充满欲望,有些欲望转化为有形物质,出现在世人面前,最终出现环境。我们想美化环境的话,就必须先美化最初的欲望。
这些都不是个人的需求,倒像是人类被什么东西控制住了。
真正的设计,不应该为这些欲望煽风点火,而应该努力去触摸人类生存环境中储藏着的人类睿智。
设计不单是新鲜生动的点子,有时还具有类似长者般的智慧。
我想从事那种以虚拟的形式,萃取设计中睿智部分的工作。
-
“经济”之后
设计从它的起源来讲是一种理想主义,埋头钻研思考的态度才是设计的本质。
设计是启发人思考的强大动力。
设计最初的视角就是创造出世界需要的理性以及使世界达到均衡。
第四章 设计与生活
-
日本和欧洲的百货
- 在欧洲想要设计一个很棒的作品最初的开发是非常花时间的,一旦确定的了标准,就不会轻易改变。
-
厨房:设计的集合
和一样东西交往并不是简单的消费,只要认真的和他交往,你自然会意识到该如何处理已经不能在使用的家电。
虽然是肉眼无法看见的东西,只要设计出来,生活的品质就能得到提高。
为了能做出更好的设计、光凭想象是不行的,本人的生活的真实感、兴趣、为什么觉得这样设计会更好等等,不断积累这些生活体验是很有必要的。
制作出能放在有限空间并能够容纳“每样都来一点”的多样性食物的容器,时能让日本的设计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一个课题。
-
生活和家用电器
- 现在欠缺的是如何和他们一起生活这个视角看问题,单个的物品设计的再好,还是很难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
-
“日本车”和组合厨房用品
饮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厨房是左右饮食生活的道具,也是饮食生活的一个载体。
明确势力范围,应该是一个很现实的解决方法。
-
生活在现代生活中
宜家的产品是能循环利用促进消费的产品。
东京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
同润会:集体公寓的好典型
- 在欧洲的都市里,人们认为财产的价值不在于土地而在于热门建造于其上的建筑。
-
分享比拥有更重要
- 住在集体宿舍里,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能与他人分享些什么。
-
未知的“和”
- 真正的“和”绝不是一种复古。觉得很会年,又无法靠近,所以才感觉是一种未知。
-
进屋必须拖鞋
- 头顶空间大的话,相同大小的地方会让人感觉更宽敞。
-
日本居住方式的规范
- 在欧洲,人们觉得建了五十年的建筑才刚开始成熟,因为培养一种环境是需要时间的。
-
日本独特的富裕
在满是粗线条欲望的土地上,是无法生长出精致的作物的,是无法生长出精致的作物的,也无法结出美味的果实,也就是说无法产生零世界羡慕的洗炼之美。
重要的是欲望的教育,不论是森林还是公共空间,也许是体验了好的势力才会出现高水平的欲求吧。
创造这种可以被模仿的先例非常重要。
-
书院造
- 我很希望家里有一块可以随便躺下来休息的空间。
-
桐木做的衣柜
- 在朝北的小花园里,有个很安静的房子,我时常把桌子搬到那里,吃个饭或者写点东西。
-
让我爱上大扫除的家
对家最基本的是能够认真的打扫、认真的对待生活。
做设计这行,必须时时关注崭新的室内装潢和各类生活用品,还必须得到相关的信息。
拥有能通过感觉一个水龙头的舒适程度,想到“世界财富何去何从和资源、创造的未来”这样的想象力。
有一个空间可以仔细品味从旅途中带回家的东西,一个把东西拿出来就可以专心致志的观赏的地方,一个可以放下自己觉得好的东西。
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生活的空间,好好打扫卫生能培养对家的爱,擦擦窗户也能觉得痛快。
生活中水的未知发生改变,是相当重大的事情呢。
怎么样住才感觉舒服方便,个人的差异是很大的。
柏林篇
第五章 设计与研究会
-
追求舒适生活
把喜欢的东西放在随时都能看到的地方,不知不觉之中就会充分理解他们的精髓,对自己的设计产生影响。
长期把一件东西放在身边,就能汲取其中的精华,渐渐融到自己的感觉中。最后就会觉得确实充分理解了。
在锻炼过程中不断摸索,出于自己对于舒适生活的追求。
-
米兰的杰出设计&意大利人的智慧
- 好工匠的手粗看也就那样,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他们的手中却握着智慧。
-
多莫斯设计学院
生活文化:日常生活就是文化。
多莫斯设计学院的目的不在于教育,而在于提供一个“开放的研究所”。
制造产品就是创造生活文化。
意大利可以通过家具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理想。
德国设计态度:即使不是很有趣也要好好做
意大利设计态度:即使很古怪,我们也是看着米开朗基罗
-
自己心中的日本
人生路上再没有比缺乏判断能力更危险的事了。
不怪罪别人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做法。
-
永远的图画工作少女
有意识的试图通过设计唤醒年轻人心中的感觉。
不专为企业提供设计二室让平凡的生活着的人们在接触“设计”这个概念时,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比昨天更好。
设计最终不能使我们的生活文化与时代同步,就不是真正的设计。
教育才是设计的根源性力量,他建立在对事物和环境的思考至上,并将极为灵活的合理性渗透到整个社会当中。
入口和出口确定了,中间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将想象中的东西变成实物的瞬间,是色剂过程中最快乐的时刻。
把材料的凸凹拓到纸上,是摹拓法啊!
没有素养的土地只有没落这一条道路可走。
-
打开通风口的外国人
日语中有像“ふかふか”(软绵绵的)这样表现触觉的拟声词。
我从未见过像那种冰表情那样丰富的、那般优美的东西。
-
超越世代的研究会
“想学就随便学”,学生们保持这种姿态比较好。
爱沙尼亚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虽然他是一个经历过残酷历史的小国家,但它的人们具备足够的感性、励志和素养。
-
在海外发挥作用更重要
-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如果又可以发挥的地方,即便是天涯海角,我也会去的。
-
“能做的事”比“想做的事”更重要
- 想做的事需要用一生来寻找,所以还是要尽力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第六章 欧洲文化生活与欧洲设计的关系
-
不是创造自己喜欢的东西
科学和创造性如同夫妻,不离不弃。
“设计”必须坚决的伸张创造性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及存在的意义。
在某个瞬间,我们会突然明白:“原来这就是设计啊!”,从此,我们的眼前就会呈现出另外一个世界。
自己也是一个“靠设计活着的人”
由设计唤醒生活,才会真正让设这个社会变得更加丰富。
-
设计创造生活
为了从事高品质的建筑和设计,也为了高质量的生活,自己本身有必要过有文化作为支撑的生活,而且有必要不断丰富支撑自己生活的哲学。
设计是一种创造生活文化的工作。
成人之后,你就要充分地留意生活,把学到的刻在心里,只有这样会懂得如何生活。
-
保守与设计
- 欧洲的保守是怀疑进步,也就是说,不管你拥有多么天才的合理性,人类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睿智是不会因为一代人而覆灭的。即使要覆灭了,也是以极为慎重的态度为背景。
-
生活如何被继承
宗教成为生活意识的低音伴奏
欧洲人激昂血统作为家的象征
在这个几乎什么东西都能买到的年代,那些无论如何都不能扔的动向,充分显示了人们文化生活的根本。
-
设计要走什么方向
设计应该献出自己的智慧,为不同领域的人设计全新的生活。这样就会有很多人受益,也才能真正发挥出设计的价值。
如果设计不出高品质的作品,就会感到很寂寞。
乐观坚定,有尊严而独立,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七章 对设计的兴趣
-
科技可以带来幸福吗?
- 如果不知道如何驾驭科技,就会很危险。
-
分享是一种文明
如果想要设计出达到国际标准的商品,就必须了解这个世界。
整齐划一是很无聊的。
如果想处理好国际标准和标准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就要逐渐发掘出各地的地方特色、找到各自的风俗文化中所特有的价值。
文化只可能是地方的。
-
城镇的振兴
- 当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边管理者和设计相关的组织,一边做设计。
-
唤醒沉睡的文化
让人们通过制造东西,自己去和世界建立联系。
设计就是要跟人相关,才能逐渐丰富。
从事设计这个工作,是因为喜欢和其他人一起做东西,而且喜欢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瞬间,自己变得无比自由。
-
感觉的和平
设计的理想应该是通过产品和交流,让越来越多的人清醒的了解到他的合理性。
设计就应该是一种以感觉的和平为目标,使世界和谐的力量。
自由是个人责任范围内的自由,能真正保护你的只有你自己。
触摸是一种让人心情愉悦和平的文化。
从最靠近自己的地方传达到无止境的远方。
进行更新时,随和的观点和丰富的想象都是十分必要的。
-
在设计这棵树上看到的景色
- 事物的本质是通过生命才能解释的,要靠着纯粹的思维逐渐接近本质,或者是根据物理法去探寻本质。
-
拓展感官地图
- 人类有着敏锐而且复杂的感官系统,如果能够充分调动这些感官,大脑就会很幸福。
-
希望设计教育从小学开始
我认为设计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美术的一种。
如果把设计看成一门用来享受生活的技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生活哲学”就很有学习的必要了
比起教他们设计,更重要的是创造合适的寄回,让他们自发的注意到这件事。
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如果能读懂凝结于各种东西中的智慧,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用敏锐而新鲜的视角去观察每一天的生活,让人们自己觉醒,从好好培养自己的生活文化开始。
后记 设计所能做到的
没有修养的国家,只会灭亡
我们要重新构建有框架的日常生活,并让他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