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策划“粿奔计划”的时候,我们常常忙到焦头烂额,每天除了回家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工作。
那段时间,我们常常开会开到晚上十二点,一边在和父母的微信对话框上说着“不用担心,你先睡”,一边在开完会后,迫不及待开着摩托疾驰在早已安静下来的小城路上。
有一天晚上,南北说回到家发现妈妈冲了一碗莲藕粉在等她回家吃。阿杰说回家被父母大骂一顿,骂他又因为太忙没去看医生。Sia说她妈妈裹着被子在客厅看电视,就为了等她回来。
而那阵子, 潮州迎来去年最冷寒流,天气冷得吓人。那天晚上回家,我发现我妈妈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强撑睡意等我回来。
那天晚上,几个青年人的心里,都装满了对父母满满的愧疚和那句没有说出口的谢谢。毕竟寒假回来之前,我们都曾默默下定决心这次要多陪陪父母。
可明明还没踏上工作岗位的几个人,回来之后却因为活动每天朝九晚五,忙到每天和父母说话的时间只剩下简简单单的几句“我回来了”,“我今晚可能不回去吃饭了”。
当初讨论议题的时候大家说,可以出一篇推文名字叫《这次离家之前,我帮父母下载了旅行青蛙》,好像刚好可以在大家离家前刷一波热度,但昨晚我写一半的时候卡住了,我发现没有表达我内心真正所想的推文,刷得了热度充其量也只是个标题党。
我不明白我们为父母下载《旅行青蛙》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们究竟是希望他们可以在《旅行青蛙》中学会变得更宽心,不要太为我们担心,不要太过牵挂我们,还是希望他们在我们与那只常常毫无交代就出门的青蛙之间寻找慰藉。
有时候我们忙得焦头烂额,希望父母不要因为担心自己而影响他们原本的生活。
可真正的生活不可能像青蛙旅行,我们也许会像手机里那只青蛙一样怀揣着情怀和梦想说走就走,外出打拼,可我们的父母却没办法像玩家一样,只是隔三差五点开游戏软件,看看我们回家了没。
他们会一直担心,一直牵挂。
前阵子有一个读者在后台留言,说自己寒假快结束了才发现,自己寒假大部分的时间是奔赴于各种同学局,而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
有一天发现她的妈妈在手机上玩汤姆猫,在汤姆猫不断重复自己的话语时开怀大笑,甚至散发出母性光辉。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该好好陪陪家人了。
“但有时候我们总是说不到几句话就开始吵架”。我们不是手机里的汤姆猫,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听话的乖乖孩。
时代进步太过迅猛,两代人之间的观念被画出了深深的鸿沟,我们的桀骜不驯,我们所谓的个性和追求,很容易和已达中年的父母所追求的安逸美满产生碰撞和矛盾。
但更多的,我们和父母常常在这两者的相互钳持中学会让步,所以才有了,那个躲在被窝里玩手机等我们的父母,那个一面支持我们,一面拿着手机在汤姆猫的游戏里寻找慰藉的父母。
而我们,也学会耐心的听他们讲那些茶余饭后会谈的日常问题,柴米油盐、人际纠纷,对于这些,我们慢慢地不再带有青春期时的那股不屑。更多的,我们学会倾听,有时候还能提出一些小建议,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去完成逆社会化的过程。
那时候在想,那位读者的妈妈为什么会喜欢玩汤姆猫,于是我问好友,却惊奇地发现,很多好友的父母都喜欢玩汤姆猫。
或许他们能在汤姆猫的游戏里寻找到在我们身上得不到的回应,汤姆猫得到抚摸会高兴,会哈哈大笑,会用孩子般的声音重复父母的话。
而我们,大概会觉得被父母抚摸已经是件令人觉得别扭的事情了,我们迫不及待要证明我们自己可以,于是也要装成小大人。
于是在我离家前一晚,我拿起了妈妈的手机,帮她下载了汤姆猫。这个我曾嫌弃它幼稚机械的游戏,有一天,被我冠上了一份心意和情怀,希望我不在家的那些时候,那只汤姆猫能为父母带来一些慰藉。
“我永远记得,那只汤姆猫只是挥了挥手,我妈却对着它漏出了充满母爱的微笑。然后指着它对我说,无聊的时候玩一玩还真有趣,比你听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