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情人节都会在元宵节后如约而至,再神经大条的人也一定会记住这个日子。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红玫瑰娇艳欲滴,被精心装扮后,身价倍增。容不得男人的粗心大意,它的出现就寓意了节日的不平凡。
商家煞费苦心的售卖,率先在朋友圈发抒情文案,配图各种各样的玫瑰捧花都有。原本进价只有3块钱一朵的红玫瑰,能在这天卖到10块钱一支。单单只介绍花可不行,必须配上拿浪漫迷人的文案,例如:“爱她,就送她一朵红玫瑰。”“一束花的浪漫”“花我可以自己买,但是你送的我格外喜欢”
这样的文案一出手,哪个姑娘能抵挡?还不得娇滴滴的等着配偶乖乖奉上,节日的仪式感精致且精心。会来事儿的男朋友不仅准备了漂亮的手捧花,还搭配了精心挑选的小礼物。双管齐下,势必在这个节日夺得芳心。
倘若男朋友不重视这个节日,什么也没准备。可想而知,等待他的就不是情人节了,而是光棍节。解释的多么无辜也难逃被甩的命运。
不得不说,营销号的厉害之处了。节日加生日的宣传语拿捏人心,女人心。深深掌握了流量密码,直击女人喜欢浪漫的内心,设置一系列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搞得节日不送礼物就成了另类。过于追求形式忽视现实。
兰蔻广告语:"希望合适和喜欢撞个满怀,若是你给我明目张胆的偏爱,我就敢给你大张旗鼓的炫耀。"
这样的文案一经走红,朋友圈晒图的都是兰蔻家的产品。男同胞的钱包瘪了,兰蔻厂商赚的盆满钵满。有些女同胞对兰蔻产品压根不了解,盲目跟风入手,仅仅是为了朋友圈晒一晒。
谁说过节日就一定得送礼物?
有些女孩子可能会说:“平时找个由头都得庆祝一下,过节日难道不更该大张旗鼓?”
“鲜花和浪漫是每个女人的追求,爱我的人就应该送我。”
“这点钱都不愿意给我花,可见,一点也不爱我。”
“我要的不是礼物,就是个态度,谈恋爱不都这样么。”
情人节的来历真的清楚吗?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起源于基督教,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公元270年因爱牺牲的教徒瓦伦丁。相传,在罗马帝国时期,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出于战争考虑,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然而,一名叫瓦仑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并未遵照这个旨意,而是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我们是不是并不了解情人节的来源,只是听名字就觉得是个浪漫的节日?约定俗成的传统,这一天大家都是这样过的。可它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没有什么浪漫的故事做背景,就是个悲剧。
人云亦云的流传至今,到了今天,必须用鲜花和礼物才能衬托出爱人的绵绵情意。相反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就没有这么隆重了。
中国情人节的传说与起源:
在中国,七夕节被视为情人节。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日晚举行,故名“七夕”。七夕乞巧,这个节日与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紧密相连,使其成为了象征传递情感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我印象里的这天,没有什么特殊的庆祝方式。更没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红玫瑰。冷淡的有些寂寞。
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演变成全世间的流行节日,并且成了消费形式。我国的传统节日反而被削弱了,让人难免叹息。都是相同意义的节日,差距甚大。
回归到刚才的话题。首先我是个女性,并没有抨击过节日是形式上的错误。我只是认为:过节日应当和平时一样。“莫把无时当有时。”两个人的相爱不需要在特定一天展现。细水长流的用心珍惜才是正解。
有些人盲目跟风,超出经济能力购买了用不上的东西。然后跑到朋友圈晒图都是为了营造节日的假象,把自己的幸福宣扬的最大化。背离了节日的初衷。
被营销号和商家带偏节奏,免费给人家做了一波宣传,实属不必要。
真的喜欢花吗?我在十几岁的年纪从言情书上,看到了夸张的爱情。憧憬着未来的每一个节日都要爱人送我一捧花。我们会把生活经营的像书里的情节一样,浪漫到死。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花。
当我第一次收到爱人送的花时,喜悦和幸福确实包围了我。赶紧拍照留存,好心情能保持一整天。但是我没有发朋友圈,我的喜悦只有我自己能体会到,分享到朋友圈并不能收获幸福,只会收到无聊的赞。人的悲喜是不相通的,我没必要让看客为我的心情点赞。
玫瑰开的娇艳,败的也死气沉沉。我只喜欢第一眼带给我的惊艳,并不打算用心喂养它。自然,很快它就死了,毫不费力的我把它扔在了垃圾桶。
当我第二次收到爱人送的花时,惊喜感又冒出来了。骨子里的女儿心确实容易被打动。这次我就刻意留心,如何让鲜花成干花,便于保存。费点心思,让它存在的时间长一些。
当我第三次、第四次……收到玫瑰花的时候,已经没有曾经的热泪盈眶的感觉。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相反,我还得想一想,要是让它活,得买个什么样的玻璃瓶?要是让它变成干花,就省事多了。浪漫的多了,也就免疫了。
再不像从前的懵懂,一朵玫瑰,一杯奶茶,一个吻就能被打动了。节日跟浪漫带给我的刺激感明显不强了,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于这些基本不含有热情了。与其送我一束花,还不如给我做顿饭。浪漫主义被替代成了现实主义。
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一个女人,连鲜花都不能被打动。当尼姑呢?
人的快乐不是想拥有就能拥有的,浅层次的物质快乐最容易获得。可是长久能维持的都是精神上的快乐,这种快乐只能自给自足。靠别人提供都是水中捞月。
凡事看的淡一些,平常心。关注身体状况,努力锻炼个身强体壮。培养个可以长期坚持的爱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管是学什么,只要能让自己有所提高的都可以。从内到外的丰盈自己,让自己的内核稳定且强大。
无论外界如何刺激,从一而终的经营好自己永远不错!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