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不幸的,如今仅有少数年轻人在为成年生活做准备时,能够结合自我评价与有意义的目的,进而产生一种召唤的感觉,要产生召唤的感觉,需要:
一,对自己的能力,有真实的了解。
二,有兴趣了解这些能力,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服务世界的需求。
三,运用自己的能力服务世界时,会感到一种喜悦。
这三个原则能够应用到任何职业。
2.
正向的态度里,还有一个核心成分就是感恩。
“我一直对世界所带给我的一切感到惊奇。”
“我开始懂得欣赏活在世界上是多么特别与美好的一件事,而我是多么幸运,被这么多展现出爱与美的人们所包围。我心中充满感激,希望可以一辈子和他人分享这样的乐观与爱。我想那就是我发现意义的方法。”
这种对世界所提供的一切表现出感恩的态度,并且希望有机会做出个人贡献的想法,在具有高目的感的年轻人当中是很常见的。
充满理想和希望、热情洋溢,带着敬畏与好奇,探索他们周遭的世界,这些是年轻人传统特征的核心,从远古的时代就被哲学家和作家记录下来。这是所有年轻人应得到的态度上的训练,可以当作人生一开始的股本,原来这些天生的乐观与自信似乎只局限在现今的一部分年轻人身上,对于当前社会所有不公平的担忧,这一项应当被列在最上面。
这是2016年对我影响最深的书之一,因为是台版竖排的关系,断断续续花了好久才勉强算看完。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从探讨了很多美国青年人不再抱有有目的感的人生这个问题开始,讲述如何是有高目的感的人生,例举了好些有目的感的孩子的特质,并阐述了父母在培养孩子寻找自己人生目的时,需要做的一些方面。
非常标准的论文式的写作结构,看了以后对自我有很多思考,愿2017年自己的目的能更清晰。
也感谢这本书让我习惯了看竖排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