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经济学中铅笔的故事吗?
铅笔的构造看起来挺简单的:一根木杆里有一个笔芯,顶端有一块铁皮圈围着一块橡皮。
但它的诞生却很不简单。
首先,铅笔的主体部分是一根木杆,它是用雪松这种木材做的。
木杆上面涂了六层漆,油漆是由蓖麻油和其它复杂的元素组成。
笔芯本身不含铅,它是由石墨,粘土,石蜡,脂肪等原料构成。
最上面的铁圈是用黄铜做的。
橡皮的成分是硫化油胶,给橡皮上色的颜料是硫化镉。
这仅仅是原材料,还没有考虑铅笔复杂的加工工艺。
如果细究起来,一支铅笔的生产,从伐木和炼铁开始,涉及到成千上万的人力:要生产木杆就要锯树,要锯树须得有钢铁,要有钢铁得炼铁,要炼铁就要挖矿,要挖矿就要雇佣工人,工人不仅要吃饭住宿,还要喝咖啡提神。开采的圆木要被运输到工厂里,工厂除了人力,还需要各种设备:照明,电力,机械,厂房等……
一个看似非常简单和日用品,却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合作。
在今天,你很难说出“我可以不依赖他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
事实上,如果不依赖他人,你连铅笔都用不上,一口热水也喝不上。
但换个角度,仅仅用一支铅笔,你就与成千上万人产生了联系,这是不是很神奇?
你可能会想:人际关系不是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吗?怎么说到经济学上了?
其实,经济学和心理学是一脉相承的。
有人说:经济学中80%是心理学。
有人说:心理学中,涉及到人与人关系的部分,100%是经济学。
比如,一位妈妈让孩子上床睡觉,孩子不愿意。
于是妈妈说:你现在躺在床上,妈妈给你讲故事。
孩子一听,立马放下手中的玩具。
这其实就是经济学。
孩子提供了一个商品:早睡的行为。
妈妈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讲故事,来交换这个商品。
你看,我们只要切换一下视角,把人的行为看作商品,就能发现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联系。
在我们和他人交际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次行动,其实就是在跟对方做交易。
而交易的目的,是为了互通有无,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
这,就是合作的雏形。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比如,一位妈妈着急出门,希望孩子快一点收拾。
而孩子却慢慢悠悠,磨磨蹭蹭。
这位妈妈可能会非常不耐烦,甚至生气“怎么回事,这么慢!”
但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没什么好生气的。
只不过是孩子有一个商品,叫做“加快速度”。
但他不愿意出售这个商品。
因为你给的报价不够。
那你想要获得这个商品,就要提高报价。
比如,你用很温和的语气,跟他说“宝贝儿,帮妈妈一个忙:妈妈快要迟到了,你可不可以快一点呢?”
这种行为,相当于你从两个方面提高了你的报价。
第一, 你提供了令人舒服的语气。
第二, 你承认孩子快点收拾是在帮你的忙,那你以后可能就会补偿。
孩子听到这些,觉得划算,就加快速度了。
但,父母有时候会自寻烦恼。
他们说:你快一点,快一点,快一点,每次出门都磨磨蹭蹭!
用语气给孩子施压。
他们说:收拾东西都收拾不好,笨死算了!
就好像,你去买东西。
卖家报出的价格超过了你的预算。
正常情况下,你会语气温和地与卖家商量:能不能便宜点,帮帮忙吧?
结果,你非但不这么做,你的语气还变得粗暴:你卖给我,卖给我,卖给我!
你还忍不住骂卖家:你怎么不卖给我,笨死算了!
想一想,结果会怎样?
除非你用暴力威胁,否则卖家根本不可能把东西卖给你。
在上面与孩子相处的例子中,结果就是:你越吼,孩子越磨蹭。
你越生气,他越不配合。
最后没办法,用暴力解决:胖揍孩子一顿。
这是我们跟别人相处时常犯的错误。
错在什么地方?
错在我们没有把跟别人的相处看成是合作。
我们把它看成是“他单方面应该听我的”。
在人际关系中,前者是关系视角。
后者是个体化视角。
一旦我们启用个体化视角,希望别人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做事情。
就会陷入到失控的烦恼中“我有一个需求,你应该满足我,你怎么可以不满足我呢?”
甚至会演化成对别人的怨恨和攻击。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像是活在奴隶社会,把自己当成奴隶主,觉得别人天然有义务来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是奴隶主,孩子是奴隶。
有的领导觉的自己是奴隶主,下属是奴隶。
有的丈夫觉得自己是奴隶主,妻子是奴隶。
有的妻子觉得自己是奴隶主,丈夫是奴隶。
一旦我们告诉他们,别人可以不听你的。
他们可能会受到冲击:什么?!那我怎么办?
在经济学中,这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你看,即使你不是奴隶主,不照样有成千上万的人为你制造铅笔吗?
每个人都有做选择的自由。
同时,大家也可以互相合作。
谁也不是天然应该服从谁。
这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可以用这同样的思路。
比如,丈夫下班回家,饥肠辘辘的。
妻子做了可口的饭菜。
不是因为妻子觉得自己有义务伺候丈夫。
而是因为他们达成了合作。
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碗。
饭后,丈夫陪着妻子看她喜欢的电影,妻子陪着丈夫玩几局他喜欢的游戏。
你可以把这当成是恩爱。
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他们之间通过合作完成的交易。
这个时候,他们的感情是处于加分的状态。
但,如果丈夫回家饿的不行,让妻子做饭,妻子说“凭什么我要给你做饭?”
丈夫说“你是我老婆,老婆给老公做饭,天经地义!”
或者看电影时,丈夫说“凭什么要看你喜欢的爱情片,不看我喜欢的科幻片?”
妻子说“我的感受更重要,你是我老公,就应该以我的感受为重!”
可以想到,他们会闹不愉快。
此时,他们的关系就处于减分的状态。
你可能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怎么可以用“行为的交易”来形容?
这也太没有人情味,充满算计了吧。
亲人之间,伴侣之间还要用这一套冷冰冰的思路?
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合作,不是冷冰冰的明码标价的金钱交易。
而是一种构建关系的视角:好的关系是双方都需要被满足的。
恋人之间的撒娇。
亲人之间的关爱。
朋友之间的义气。
同事之间的配合。
都可以带来满足。
或者说,都可以是合作的媒介。
在这种视角中,真正重要的是“相互满足,各取所需”。
如果只是一方的需求被满足,那不是一段好的关系。
因为它只是符合了一些人的幻想:我什么都不用付出,别人就应该服务于我。
幻想终归是幻想,它不是,也不应该是真实关系的模样。
你想得到一些东西,就要做好付出的准备。
说到付出,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你可能会说:我愿意付出啊。
问题是:我付出没有用,别人不接受啊。
那我们就要去考虑一下,你付出的是什么。
在经济学里,我们想要得到某样东西,付出的是什么?
是钱,也就是一般等价物。
我们付出一百块钱,别人就得到一百块钱。
但是,在人际关系中,却不一定。
可能我付出很多,但是在对方那里,他拿到的并不多。
因为人和人有差异,我付出的未必是对方想要的。
因为有差异,就会有误解。
一对夫妻在逛街,丈夫不断看手机。
他想的是:你看我工作这么忙,各种信息不断的,但我还在花时间陪你逛街,我付出很多呀。
妻子可能觉得:陪我逛街手机不离手,我需要你专注地陪我,但是你却心不在焉,你不爱我了。
这种情况下,因为双方的需求不同,所以“付出”没有得到好的效果。
还有一种情况,或者说一种误解,比这种更极致一些,那就是:不知道一件事情到底是在满足谁的需求。
明明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但是我却觉得,我是在付出。
很常见的情况就是: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但这是父母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需要。
但父母却觉得他们一直在为孩子付出“你看爸妈为了你,不出去应酬交际,也放弃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就在家陪你写作业,我们是为你付出,你应该听爸妈的话,好好学习!”
可是,孩子可能觉得莫名其妙:不要说是为了我,我不需要你们这么做啊!
父母觉得很委屈:孩子太不懂事了。
我们说人与人任何关系的基础是:合作。
要合作,就先要搞清楚:这是谁的需要?怎么样被满足?
因为人们之间有差异,就要去考虑:你和我分别想从这件事情里得到什么?
做某件事情是你的需要,还是我的需要。
如果出现了误解,就要沟通。
沟通不是打辩论,不是用道德情感等压制别人。
而是去理清楚:谁到底要什么。
我对你有一些期望,相应地,你可以对我提一些要求。
同时,你告诉我,我怎么做,你觉得是好的。
不要单方面提要求。
而是,我满足你的一个需要,再请你答应我的要求。
记住这句话,就掌握了最基础的合作方向。
时刻用合作的思路看待一段关系,就能获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一个视角。
就能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时,找到更多更轻松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