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评论】2019年秋游嘉定古镇秋霞圃有感
我去全国任何旅游景点,必然先做功课了解它的历史背景。一进园先看《秋霞圃简介》“秋霞圃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秋霞圃是由龚氏、沈氏、金氏三姓的私宅园林和邑庙(城隍庙)合并而成。园内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龚氏园、邑庙则可上溯至宋代。”
龚氏私宅原是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沈氏私宅园林在龚氏园东侧,系明末万历、天启年间秀才沈弘正所筑。金氏私宅园林在龚氏园北,明朝嘉靖年间由金翊所建,万历十年金翊的孙子金兆登中举人时,园中已有柳云居、止舫、霁霞阁、冬荣馆等诸景。
根据嘉定史料记载;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嘉定惨遭清军三屠,龚氏后裔龚孙玹、龚用圆、龚用广等参加侯峒曾、黄淳耀两先生带领的抗清斗争,城破后以身殉节,龚家宅第仅剩两堵危墙,然而在龚家宅第东侧的沈氏私宅园林、北侧的金氏私宅园林——还想独善其身吗……?
龚氏、沈氏、金氏三姓的私宅园林已经被战火破坏的荡然无存,还有什么证明可以说——秋霞圃园内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龚氏园则可上溯至宋代呢?明朝嘉靖年间,龚弘曾孙龚敏卿家中败落,曾于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把宅基地售给徽州盐商汪某,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龚敏卿的儿子龚锡爵乡试中举,汪某又将宅基地归还原主。
在明清易代之际,龚氏私宅园林被清兵焚毁,整个龚家老小被屠,龚家宅第仅剩两堵危墙。后来龚家私宅由汪某后裔辟为秋霞圃,俗称汪氏园。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汪家把花园捐给城隍庙作灵苑。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东边的沈氏园也由申氏归并城隍庙,并与秋霞圃合并,成为城隍庙后花园。后多次遭破坏,现存建筑多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后重建。2019-1862=157年历史。
现在的秋霞圃系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的遗址和邑庙(城隍庙)合并而成,全园面积占地45.36亩。从导游图可以看出,秋霞圃有6个轩,6个亭、3个堂、2个斋、1个阁、1个居。邑庙的工字廊和寝宫原来通向后花园的园门被关闭?我是从“环翠轩”进入沈氏园林参观的。
中国明代古典园林中的“轩”,崇尚古朴简略之建筑,轩一般要配太湖石、多数以松竹梅的岁寒三友和芭蕉等常绿养眼的植物,通过以漏窗,或雕以各种几何图形,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轩外——满目青竹,苍翠的芭蕉,奇峰迭起的太湖石、傲霜斗雪的梅花等美景,这种造园手法叫做漏景——人在轩内,却似室外,极富诗情画意的国画精品?古人喜欢在给小姐的闺房窗外,一般种上两三枝青竹和一丛芭蕉……。
假如是秋天的深夜,淅淅沥沥的秋雨打在芭蕉叶子上呢?有一种观点是;“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之凄凉相联系?”李清照曾经写过一首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这是对芭蕉的怨悱吗?但是我还是喜欢——清朝郑板桥写的诗歌: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从秋霞圃的整个明朝风格的——厅、堂、阁、轩、斋、居、舫、亭、廊、桥、墙等建筑,还数沈氏园林的布局比较紧凑,多个院落重重叠叠,长廊相连,曲折通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见一庭院。曲廊多置漏窗,通过漏窗借景庭院里的花木,移步景异,若隐若现。一个院门一处风景。但是明朝的尚书或大户人家的宅院,尽管房屋格局有一定的变化,但大多是由前院正门见照壁、中堂,内眷后园、厢房,还有数个招待亲朋好友的东西跨院组合而成,不过在细致处很少千篇一律。
秋霞圃它不是按照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三处私宅园林分别重建,而是把最精华的部分结合在一起,清镜塘景区在园之北部,原为金氏园林遗址,南与桃花潭、凝霞阁两景区相邻,清镜塘东有三隐堂、柳云居、秋水轩、清轩,西有青松岭、岁寒亭、补亭。景区以清镜塘贯穿东西,这是以植物景观为游览主体。
假如说三隐堂是金氏私家园林——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博古架等进行空间分割。但是金氏私家园林的内眷后园的厅、阁、轩、斋和厢房及东西跨院呢?
现在的三隐堂变成了老年人的茶室,人声鼎沸——里面多张八仙桌上客无虚席。我想假如把沈氏园林中的厅、堂、阁、轩、斋、亭、廊等,租给电视剧摄制组拍摄古装电视剧,收费高,还能声名远扬,国内外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私家园林的精髓在于布置——动与静的对称,这也是用流动的水和景色中静止的——堂、轩、舫、亭、廊、桥等结合在一起。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的造园手法——是围绕在桃花潭做文章的。桃花潭景区的池上草堂,秋霞圃的导游图却标注——“舟而不游轩”?
有关文章介绍——秋霞圃的“仪慰厅”又作义慰厅,始建于民国10年,毁于八一三兵燹,1981年按旧时式样重建。厅位于西门楼西侧,东向三楹,面积25平方米。其前后有两院,步入门楼为前院,南侧孤植女贞,东北隅有松竹湖石。园南的东西主干道越前院及厅中而过。厅檐悬“秋霞圃”行书额,系魏文伯1982年所书。后院以罗汉松、枸骨、慈孝竹、芭蕉、茶花与云层状假山组成一幅精致的庭院小景,院北侧有梅花形门洞通。但是在秋霞圃的导游图却标注——仪慰亭?让我们听谁的呢……?
按古代建筑厅的要求——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者是聚会的建筑,按我们现在的见解是客厅的需求,“仪慰厅”在古代园林宅第中,要求有大的空间,以便容纳四方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假如是“仪慰亭”体积精巧玲珑,造型别致可以让人过目难忘,可建于私家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多边如六角形亭、四边正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等。从建造形态来说,可分为单檐、双重檐等类型。坐在中国古人的“仪慰亭”石凳上,可以品茗观景,也可以凭栏远望,也可以像“西厢记”中的相府小姐莺莺和穷书生张生——月上柳梢头,人约仪慰亭……。
站在舟而不游轩前,可以把桃花潭的——从桂轩、归云洞、碧光亭、碧梧轩的水景山色尽收眼底,看尽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和卯、辰、巳、午、未、申、酉的景色随着光线的变化无穷。值得一提的是,秋霞圃里的舟而不游轩、还是碧梧轩、屏山堂、聊淹堂等等、里面布置的明式红木家具,都可以提供给游客入座休息,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文:夏金根/笔名:六盘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