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人的脑袋瓜每天会有上千个想法,上个周我突然下定决心要学插画。
去年春节前,在大姐家和一年级的小侄女画画比赛,另一个四岁的小侄女当裁判,才画完一半,小裁判就说姐姐画得漂亮,更喜欢姐姐画的,本姑娘的心拔凉拔凉的。
最近发现公众号上的文章配图太难找了,骨子里特喜欢插画,虽然明白自己的手感得打回我妈肚子里再造,但侥幸误以为插画和画画不一样,不需要用手画,是用数码产品处理出来的,于是我开启了学习插画的历险记。
心想:有说不出的“画”,还有画不出的“话”,如果把“画”和“话”集合起来会不会完美到心醉?
第一天在知乎上看了几篇文章,获悉到学插画的一些软件,回家下载了“站酷”,什么“手绘板”暂且放一边,感觉和自己想的有些不太一样,在微信读书找到段尧的《慢慢来,比较快:成为插画师的30周学习手册》这本乎友推荐占比最多的书,加在书架上。
昨天表姐和我讲了许多公众号的排版方法,说到文章插图,就说起插画,文章中用的几张插画是表姐的临摹作品,表姐说自己的原创还很不好,但我觉得要是我能临摹出其中一副,不管有没有感天动地,首先肯定得把自己感动坏掉。
当表姐说画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时候,我其实已经转变想法了(或许我还是学PS算了……),但我还是决定看看网友推荐的这本书怎么说。
前期是工具介绍:纸有黑卡纸、白卡纸、牛皮纸……笔有勾线笔中的秀丽比、自动铅笔……上色笔中的马克笔、便捷水彩笔……
我惊讶他们对纸和笔的各种要求就像晚上睡觉从不洗脸的男生惊讶女生用在脸上的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
想着如果书中内容无趣的话,随便滑滑算了,没想到居然极有意思,昨天到今天我花了八个小时看完这本书,感觉教画画的书写得比教写作的书写得更好,而且我觉得在书中学到许多东西可以用在写文章里面,虽然我在画画或者学画画方便都没啥发言权,但如果我身边有朋友想学画画,我会毫不犹豫推荐他读读此书。
从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就决定不把自己当强扭的瓜,除了没手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画画和写作一样,是耗时耗精力的活儿,我不能捉襟见肘什么都做不好。
段尧说:“……对于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来说,最难的事情是‘开始画’并且保持习惯‘一直画’。因为我们常常会信心满满地开始,可是要么提起笔来脑子空空不知道该画什么,要么画出来的作品效果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导致丧失成就感。
丧失成就感的结果往往是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这是人的共性。”
说得极有道理,所以我选择坚持写文章,总有朋友会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没啥兴趣爱好,那要不看看喜不喜欢插画?喜欢的话,不管三七二十一,画就行了,学就是了!
最后把段尧的这段话送给大家:“创作一幅精致完整的作品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即便你不去画画,时间也照样会流逝,而产生的痕迹只会体现在身体和容颜的衰老上;如果把时间用在创作上,你的时间、精力、才华、智慧、心情等会像琥珀那样凝结在这些精美的作品之中,以永恒的姿态见证岁月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