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学习复盘

为了对抗老年痴呆,我开始学习绘制思维导图。其实我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时代已严重断层,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活到老学到老,多动手多动脑学起来。

偶然间加入了007战友鲁祥欢的一个思维导图群,在我思想里它很神秘,好奇心驱使,首先是跟,紧紧地跟,买书学习,不会画就模仿,最重要的是开始了!!!

我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追随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走进这个我认为的神秘世界……

首先从思维导图的起源,引出全脑科学的概念,以及它与思维导图之间的联系;其次,将思维导图极简地概括为“一图一世界”,道出了其背后的智慧;再次,提出了“思维导图4332逻辑系统模型”,全面、系统地讲解思维导图的底层逻辑;最后,总结了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我被这个未知的领域深深吸引。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可以这样来理解:思是指思考、想象;维是指维度、角度、层次、结构化;导是指引导、导入、导出;图是指地图、图像、可视化。

所以,思维导图是导入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设计适合的维度进行结构化思考,并以发散网状图的形式可视化呈现信息的过程。

二、思维导图是工具

大脑分为左脑(文字脑)和右脑(图像脑),思维导图通过文字和图像同时对信息进行解码,这是它作为全脑思维工具的体现。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具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结构,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通过不同颜色、线条、符号、关键词和图像呈现出来。

学习可以改变大脑功能,这是由于通过每一次新奇的刺激、经历和行为,脑的功能会发生改变。

人类学习的最终成果是智力,而提升智力的关键在于增加脑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结,并且不失去已经存在的联结。正是这些联结让我们能够解决问题或做出判断,所以说,思维导图正是为大脑量身设计的学习工具。

大脑是真正的奇迹。思维是大脑产生的,大脑是可以训练的,思维并不是一件事物,而是一个过程,而思维导图令这个过程更加接近大脑的本源和大自然。

思维导图可以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极简的、高效的、实用的工具。

三、大脑可以训练

原来人体神经网络的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是具有终身可塑性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大脑可以训练”的原因,通过工具训练全脑优势,可以提高智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非常不可思议。

从表现形式来看,思维导图和大脑本身的思维方式是统一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大脑语言思维的模式。正是因为思维导图利用人类大脑自身的语言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所以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大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掌握了思维导图,就掌握了打开全脑思维之锁的钥匙,真是太棒啦太棒啦。

四、思维导图作用

思维导图可以让我们的思维跳出周围复杂的信息包围圈,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某个主题(事物)。

一张图可以包含与一个主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就像站在高空俯瞰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信息有序地排列着,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判断思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们也可以深入探究其中的某条路(分支),看到路面有多少车辆,车速快慢等细节。

制作思维导图是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

说它从有到无,是指当我们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逻辑和结构后,我们可以在头脑中瞬间出图,不用画图,也能迅速厘清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达到一种超强思维的境界——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人图合一。

一图一世界,高度归纳、提炼精华,自然调动全脑思维。

绘制一张好的思维导图需要我们运用以下能力:

左上脑的逻辑思维能力——明确思维导图的大纲主干、内容分支间的关系;

左下脑的条理组织能力——布局整体画面,使各个区域清晰、有理有序;

右上脑的想象力——将图文与颜色巧妙结合,激活大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右下脑的情感沟通能力——通过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精准地表达主题,使每个主题都能被看懂、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个可以调动全脑思考的思维工具。

五、思维导图方法论

思维导图包含4种逻辑关系、3种思考角度、3种思维方式和2种联想思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依的关系,将其融会贯通,才能真正领会。

绘制思维导图时的思考角度就应该是全方位的,它包含水平思考、垂直思考和跨度思考

拆分思维

当我们面对很大的主题或问题时,会产生一种压力感,甚至会手足无措。思维导图的一种运用方式就是拆分思维,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大的主题、问题分解成几个维度,把大的主题(问题)拆分成若干主干,再分别深挖,逐一细分,最终呈现出答案。

思维导图有六个要素,包含中心图、颜色、图像、关键词、线条、结构六大要素,它们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1、从中心图的位置、作用、印象、颜色四个方面出发设计中心图

(1)位置。中心图要画在白纸正中央的位置,就像神经元细胞的胞体,它是所有信息的出发点。如果使用A4纸,就画在九宫格1/9中心格的位置,如果使用A3纸,中心图的大小则以拳头大小为宜。

(2)作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点明主题,让绘图者有仪式感地开启思维导图的绘制和思考之旅;让阅读这幅图的人对主题产生深刻的第一印象,激发大脑对这一主题的思考。

(3)印象。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图的设计要贴合主题,主题文字要融入中心图里。

例如,关于读书的思维导图中心图可以是书的封面,也可以结合书的主要内容在封面外再画一个相关的事物。

2、颜色。中心图一般包含3~7种颜色。一般要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它们会让中心图显得特别醒目,刺激右脑皮层,有助于思考。考究地用色、配色,可以让我们的左右脑都专注在接下来要思考的主题上。

我从小就不擅长绘画,在一开始画中心图时感觉很难,坚持慢慢就有感觉了,非常开心。

颜色会刺激右脑思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灵感。

3.图像

图像的作用,就是对于重要的信息,通过图像加以渲染,可以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对于易忘的信息,用图像激发全脑思考,可以加强记忆;

在思维导图中,相同的关键词可以通过相同的图像建立连接。如果绘制一个小图像都要花很长时间,就失去了思维导图高效的意义,我买了一本怎么画简笔画的书,儿子调侃我,60岁的人画6岁儿童的画,哈哈哈,管他呢,日拱一卒,日进一步,终会有成绩的。

图像要画在线上,或者画在关键词的上面。

每个图像的颜色不超过3种且与所在分支的颜色区分开。

图像绘制在线条上方的区域,并且图像一定要小于中心图。

我准备一个本子,作为图像库,将人物、文字框、事物、手势等图像分类画在本子里,收集得多了,脑中的图就多了。

将文字变成图像字,增加画面的感染力。

4.关键词

在使用关键词时,需要注意其作用、词性、位置、字数、大小及颜色。

5.线条

思维导图的线条由大纲主干和内容分支构成,绘制线条时需思维导图的线条由大纲主干和内容分支构成,用来引导读者的视线、承载关键词、呈现关键词和图像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让阅读者理解思维导图所要表达的意思。

思维导图的线条从中心图出发,向四周呈水平趋势发散出去,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彼此连接,不能断开。这样做可以保持思维的连续性。

大小:从主干到各级的分支,线条由粗到细,就好像大脑里信息越传越远一样。

颜色:每条主干及其分支用同一种颜色,不同主干用不同颜色。这样做阅读者可以通过辨别颜色,一眼区分出一幅思维导图的组成部分。

轮廓:从中心图出发画大纲主干,然后一级一级延展出弧形的分支,节点要分明,就像信息在神经元细胞间传递一样。下面我将具体介绍大纲主干和内容分支。

大纲主干

绘制大纲主干需要注意其作用、逻辑关系、布局、表现形式、数量及颜色。

逻辑关系:大纲主干针对一个主题衍生出几个诠释主题的维度,它是思维导图的基础思考框架(结构)。大纲主干与主题之间是总分关系,大纲主干之间是并列关系(从多维的角度诠释主题),主干之间遵守“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

6.结构

思维导图的逻辑关系分为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这些关系很好地表达了拆分思维、发散思维和聚焦思维,“思维导图4332逻辑系统模型”。

信息的呈现方式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思维导图六要素的设计原则是:激发全脑思维。

思维导图思考过程ICD星空模型

运用整合思维,思维导图六要素及绘制六步法组合成思维导图思考过程ICD星空模型,从而对思维导图中蕴含的大智慧加深理解,做到融会贯通。

用思维导图思考的三步法,围绕主题中心图出发,依次是信息收集、寻找关联、完成决策三个步骤。

1.信息收集

包括结构、线条、关键词三个部分。

2.寻找关联

包括颜色、图像、连接三个部分。

首先,颜色将思维导图区分成几个大纲主干区域,同一个大纲主干及其分支下的内容颜色相同,纵观全图,其包含了几个部分一目了然。

其次,相同的关键词用相同的图像和符号标识,这在视觉上建立了连接,让我们能迅速地发现思维导图里的关联。

最后,将有关联的主干之间连接起来,最直接地表达了关联性。

3.完成决策

完成决策包括决策、选择、行动计划。在画思维导图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在画完思维导图后,我们就要直击目标,达到自己的绘图目的

例如,读书笔记类的思维导图,目的是让你学以致用,产生行动转化;

日程安排类的思维导图,目的是帮助你意识到最重要的事项及计划是什么;

创意联想类的思维导图,目的是帮助你找到有创意的、被采纳的想法,明确执行方案;

会议记录类的思维导图,目的是让你知道达成的共识是什么、决策是什么、执行方案是什么;

考试总结类的思维导图,目的是帮助你找出反思的要点、最易出错的部分有哪些;

学科梳理类的思维导图,目的是找出核心重点和易出错的部分。

当把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考过程融入ICD星空图中,就会顿悟思维导图的博大精深,从信息收集,到寻找关联,再到最后的完成决策,整个过程与思维导图的六大要素完美匹配,难怪说“思维导图就是大脑希望我们思考的方式”。

到这里,思维导图的方法论就学完了哦

六、我的收获

整个的六要素,我基本掌握了,我是真的0基础画画,我自己阶段性目标划分。

1.我的关键词已经不错了,再回顾一遍关键词的部分,下次跟着画的时候,感受一下词语之间什么关系,时间久了,关键词自己就可以顺利呈现

2.我重点学习构思结构,脑中其实已经有整幅图了,从临摹时候有图,到自己看书,从无到有构思。拆解的图片构思方法越多,后期自己画的时候,布局感就会越来越好

3.我最近要练习如何画出打动人心,一眼吸睛的主图,我从0开始,看简笔画画册,每一次多花五分钟雕琢一个主图,时间是我更好的伴侣,会给我最真诚的反馈......

这个过程,是画画也是创意,是思维导图也是刻意练习,是从小白到大师的成长之路。

我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设计生活清单,例如旅行清单、厨房调料清单、绘画工具清单、药品清单、证件清单、书籍清单、节日清单等。

用清单来管理生活,既有条理又有趣,还会令心情舒爽。

将生活琐事用思维导图清单化,是一种极简的生活态度,我会坚持做下去的。

一张白纸,一个思维导图工具,就可以让人绽放思维之花,把复杂的事项简单化,可视化,趣味化,从而变得高效卓越,所以思维导图是一个可以增加个人幸福感的工具。

我是导图达人,我在每天一幅手绘复制、创新中完善自己的思维,持续践行,我的思维、工作、生活都将高效愉悦。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