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是一种享受,一种心境,有的人听出来心情,有的人听到了人生,有的人听到了禅意。
我有几首很欣赏的听雨的诗,一是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的夜雨声,一个人独坐西窗,思念自己的爱人,讲的是爱情;第二首也是李商隐的诗,“留得残荷听雨声”,我认为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第一次看到这个诗句是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说,荷叶都枯了为什么不拔去,林妹妹说,我就爱这残荷呢,李义山的诗写得不好,唯独喜欢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你却偏偏要把它拔了。贾宝玉急忙说,好好好不拔了,林妹妹喜欢的当然要留着。我当然很喜欢李商隐,后来读了他很多的诗,多年以后还是觉得最爱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残荷不见得是好东西,有人却偏偏爱听雨打在上面的声音,我会很佩服这样的人。
第三首是蒋捷的《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不同的人听雨会有不同的人生感受,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听雨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看一本书,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读出不一样的味道。雨也是一本书,慢慢去翻阅,一不小心就会勾起丝丝缕缕的“千古同情”、“千古同悲”。
每次讲到雨,我都会想起成都的雨,因为成都的雨很特别。杜甫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的雨大部分都在晚上下,像个懂事的小姑娘,不会在白天来为难人,但你早上看到花朵上剔透的水珠,你就知道,原来下过雨了。
晚上下雨,缠缠绵绵,很好睡觉。但偶尔也有睡不着的时候,可以感受一下温庭筠的诗意,“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我老家院子里有株大梧桐,大学校园里也处处都是法国梧桐,雨打在梧桐树叶上,特别凄凉,也很有美感,很多诗人写夜雨的时候也会写到梧桐,不管他写诗的时候面前是不是有梧桐。一个愿意安安静静去听雨的人本来就是个孤独的人,至于听雨打在梧桐上或是残荷上,那就孤独成诗了。白居易《长恨歌》里有“秋雨梧桐叶落声”非常凄惨,讲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的伤心欲绝,后来白朴根据这句诗写了一出很出名的元曲《梧桐雨》,也很凄惨。
不知不觉又想家了,又悲观了,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