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启发:
1、回到初心不绕路,强迫自己坚持做不喜欢的事就是在绕一条远路。
关于“坚持”。我们总觉得做事情必须要坚持,但是我却始终认为做一件事需要消耗意志力去坚持才能做的话,那它就会有放弃的一天。
不喜欢运动,要坚持;
不喜欢看书,要坚持;
不喜欢工作,要坚持;
不喜欢社交,要坚持。
如果没有切换心态,坚持一时可以,坚持一辈子那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可以怎么办呢?
我有办法。
当一个人愿意给自己定目标或者人生愿望,这已经说明他是一个想追求改变的人。态度上没问题剩下的就是方法的问题了,找对方法绕开自己大脑潜意识里的抵触情绪,就能一步步持续完成既定的目标。
第一、了解自己的优势,用优势去完成目标更容易。优势就是自己擅长的地方,用擅长的方式做事就是熟悉的方式,潜意识就容易接受不抵触。放弃补短板,努力构建自己的长板。用长板做事,顺手顺心顺意。
第二、从“最小难度目标”开始,在潜意识抵触情绪还没唤醒前完成小目标。要想读完一本书,只需要给自己要求每天看一页就行;要想养成跑步习惯,只需要让自己穿上运动服就行;要想做一个工作ppt,只需要让自己今天做一页就可以。
第三、寻找适合的场域,用场域环境影响自己的潜意识。想看书就去图书馆或者书店,一杯茶一个卡座,身边都是读书的人自然也就会翻开书本;想运动就加入运动社群,参加社群的线下或者线上活动,用群体的能量去感染自己。
2、注意力聚焦在不可控的部分就会拖延,聚焦在可控的部分就会行动。
每个人都及其厌恶不确定性,这是人性使然。不确定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就是一切未知,未知就意味着风险,有风险就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不可控会让我们充满无力感,陷入精神内耗的泥潭之中,大量消磨意志力,从而就会拖延或者逃避,并且找出各种理由来让自己逻辑自洽,而当初的目标也就变成了空话。
那么不可控的地方又不得不面对时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选择接纳。改变自己的心态,不要去吐槽抱怨为什么会是这样。抱怨只会徒增自己内心的烦恼,还阻碍自己的行动步伐。接纳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不应该只有甜,酸甜苦辣咸都是不同的体验。
其次,接纳后再去行动。完美是行动的最大敌人,时刻提醒自己要“先完成再完美”。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到最好,都是在过程中不断优化迭代出越来越好的结果。
第三,要跟自己比,与别人比看到的可能都是最好的呈现,可你看不到的是别人背后默默的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这样会让自己焦虑,只要自己做的比以前好,自己有进步,就是在实现自己目标的正确道路上。
3、把达成目标的过程变成一个游戏。
游戏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就是因为有即时反馈系统,你做出一个动作,游戏里面马上就会给你一个小小的反馈。可能就仅仅是简单的声音反馈,这都会让人愉悦。人生中定的目标大部分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实现,而这个过程中又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容易放弃。
那怎么办呢?
实现目标过程中主动创造“即时反馈”的点,让大脑感受到被奖赏的愉悦。可能这个反馈不是像游戏那样每时每刻都给,但是可以把大目标周期中拆分为阶段性小目标。
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奖励自己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想要做的事情。让大脑提前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这样就可以“裹挟”自己大脑慢慢实现最终的大目标。
今日作业:
1、完成愿望的初心: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我们没有跟他们商量过的,我们单方面选择了他们,就要对他们有更好的培育和责任。高质量陪伴就是希望让他们从孩童时期就能拥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就更容易生存,也能更好的生存。
2、这个方式自己是喜欢的。我本身就是一个愿意更别人打交道的人,在人的身上学习其优点。因此,跟孩子在一起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或者领悟到很多。既陪伴了他们,同时也启发感悟到了我,这就是我非常愿意做的事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