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两个和尚斗法,五祖弘忍让门下各做一首偈,以便考察门下见地,待传以衣钵。东山会下的教授师神秀和尚作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会写字的舂米和尚惠能以为神秀偈没有见性,也做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好像是杠起来了!抬杠的结果,在五祖那里判定惠能和尚赢了,于是成就了见性成佛的六祖慧能。
教授输给了不会写字的舂米和尚,这么说好像这个故事更能迎合某种低俗趣味。我们来看这两首偈句的释义。菩提本意是释迦牟尼佛祖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明镜台即是摆放镜子的梳妆台,延伸意为心性与佛性的相映相印。神秀和尚的偈句颇见功力,引用了佛教的典故,表现出了洁身自好,勤于修佛的意思。也足见其作为教授的自信。也不能说全无见性,“身是菩提树”则是见性自我本性;“心如明镜台”则是志向心性与佛性相印。后两句更不失教授劝诫的本分。惠能的偈句同样用神秀的典故,道明了智慧的存在、佛性无所驻的本质,更加契合佛教的虚无教义。区别在于,神秀和尚没有跳出本我,惠能和尚则物我两忘。
惠能的偈句无疑是借鉴了神秀得偈句,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而加以演进,两首偈也只有结合到一起才更便于理解。在这里也不得不为神秀教授点赞,他尽了一个教授作为阶梯的本分。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鉴”字,那就是明镜。这样仿佛才貼得上标题。
认识一个“鉴”字,也许会更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仅文字这一方面也足以傲立世界文化之林。
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徐灏曰:“鉴,古祇作坚,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鉴,声转为镜。”(百度)后来延伸意为镜子、借鉴、审查、史鉴、年鉴等。
中国有一部史书《资治通鉴》,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警示后人要以史为鉴。
今天,我们倡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掀起阵阵传统文化学习浪潮。我有过一段思考,应该如何认知传统文化呢?认知有其规律性可循,更具有其时代特性,也具有其历史局限性。就如同今天看自然科学的发展史,相对论印证了牛顿力学的不足,而量子力学又印证了相对论在更微观上的认知不足。科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证伪,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其时代的特性,甚至我们今天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会对某些论断产生误解和错解,而其时代特性也正是其当时的先进性;同样传统文化也具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局限于当时的认知不足,特别局限于自然科学上的认知不足;而传统文化又能得以传承几千年到现在,正是得益于其对物性规律性的认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什么?有人说主流是儒释道,或者三教合一;也有人会说是诸子百家,是唐诗宋词等等;总之是哪些过去被我们称之为是封建社会或旧社会的东西。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尽然!现在有一个很好的词可以用来解释,那就是“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一定是具有中国特色,根植于中华民族血统里的文化。这仿佛是你想丢都丢不掉,而又不得不学习以用来鉴定你血统的东西!
传统文化因为有其时代特性,必须科学地历史地去认识;传统文化又有其历史局限性,又不可以拿来主义地全盘照学照搬。但只有去学习思考,你才会有所认知,进而去发扬光大。一味地否定或抛弃,则如同责明于垢鉴;全盘接受或盲从,则无异于索明于垢鉴。正确的认识,用一句当下最时髦最科学的一句话,那就是用中国特色的时代精神去认知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