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黑茶结缘是十年前的春天。使我不仅认识了家乡独步天下的黑茶,也结识了一群做黑茶的朋友。
因为工作的关系,2006年春天,我受命将益阳安化的黑茶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说实在话,做为益阳人,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对这个安化黑茶倒底是个什么东东,还真是一头雾水。可见,没有媒介的宣传,好东西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啊。
好在有几个茶厂的朋友随行,我们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来到云雾缭绕,绿水青山的安化收集资料。公路沿着如练的资江婉延向前,白帆点点,江鸟斜飞,远处青山似黛,路边桃花如霞。我们在一路欢声笑语里,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几个小时的山路不知不觉就走完了。
为了收集资料,我们去了以前商品集散的重镇唐家观。一条已经被磨得光光的麻石路,无言地述说着岁月的苍桑,路的两旁依次林立着破败陈旧的吊脚楼,没有了昔日熙熙攘攘的人声鼎沸,酒旗猎猎,只有着繁华之后的落暮与飘摇。这里林立着清朝时茶叶交易互市的麻石碑,记载着几百年来与西北民族的密切相连。以前西北地区,饮食以牛羊肉为主,缺少疏菜和水果,需要依靠黑茶来消食解腻,所以安化生产的黑茶被定为官茶,运往西北边区交换战马。而西北地区也流传着“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俗语。
我们还去了库区的茶园。在一片茫茫水域之中,分布着一座座绿色山峰,往来这些山峰之间只能坐船。坐在摇摇晃晃的小划子里,水天一色,听船工唱着古老的山歌和船桨拍打浪花的声音,天地间竟是如此的闲适美好,好希望时间就此凝滞不前。登上茶山,一排排茶树呈梯级分布,蔚为壮观。正是采春茶的好时节,背着背篓的采茶姑娘穿梭在矮矮的權木丛中,象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飞来飞去。安化的黑茶,原来生长在这么美丽干净的地方。
黑茶作为中国独有的茶类,是所有茶类产品中唯一可以长期存放的一种茶,且越陈越香,功效作用也越强。黑茶制作工艺特别复杂,先后要经过采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加工成黑毛茶,然后经破碎,筛分,祛砂祛杂,除尘,拼配成清茶,再经炒茶,渥堆发酵,加茶汁,称重,汽蒸,散汽,关梆子,安封壳等三十多道工序。
一杯陈年黑茶在手,在色如琥珀的茶汤里仿佛氤氲着一段段年深月久的往事,用心感悟人生百味,更加珍惜每天的朝露与晚霞对于生命的价值。
通过这次调研,把我们有着降三高保健功效的黑茶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使这朵长在深山的奇皅,为世人所了解,从而走出大山,走向了世界。还结识了徐迪军、姚坚、刘杏益、李胜夫、张剑等茶人朋友,与他们的友谊,就象醇厚回甘的黑茶一样,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