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从事一线教学,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及其家长。
今天上课,某一家长给我反馈到他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居然想要换名字。看到自己的名字,他就觉得烦,觉得不好。周围的同学经常拿这个字开玩笑,他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伤害。
背景1:杨同学,活泼开朗,也有点小调皮,思维及其活跃。其父亲为体育老师,母亲为语文老师,家教也还算不错。
背景2:为活跃班级氛围,我每次点名都只教孩子的一个字,因此,杨同学被叫做“翔”。班上很多同学也是单字相称呼。因为抖音有这么一个梗,翔就是“便便”。翔字一出,我稍有别扭,转念一想,这么活泼开朗的孩子,应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所以也就没有给孩子们过多的强调太多。
至于课下同学们还拿他的名字开玩笑,我是确实不知道。甚至他因为这个事情还和同学起了争执,我更是不知道。他从寒假起就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我更是不知道。因为他的家长从未给过我什么反馈。更多的是,作为教师的他们,劝诫孩子不要和其他孩子去计较。只从孩子身上找原因,也没和老师沟通。
今天,在课堂上,我也给翔字赋予了更加美好的意义,当然也警告了所有的同学不要随意给别人取外号。
反思: 1.不要为了某一方面的目的,而做不恰当的事情。 2.多引导家长,随时和家长沟通,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3.永远不要伤到孩子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