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立之年却落笔写半生,是词不达意还是理解有误?都不是,如写尽一生也不浮夸。
“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说起生长地——汕头,有种熟悉又陌生感——“疏离”。在这里经历人生的低谷期,亲眼目睹人性的丑恶,信任的崩塌,亲身体验世态炎凉。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和一件事情的打击,彻底走向黑化,选择短暂的报复性的释放,从而获得内心的快感,以至于后来难以相信人,简而言之只相信人性的恶,却不愿相信人性的善 ,把一切问题都抛向外界。这世间最愚蠢的人,因为一个小人的出现就否定了全世界的善意。说的就是我。
至暗时刻,选择背井离乡。这一走,走出了业障,走向了觉醒,看到人性的丑恶,但依然相信人性的善,并且在无尽的痛苦之中顿悟到了原来自己在感情中犯下的错,看到因果真实存在,也验证因果是怎样发生,从而走向纯粹,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掉不足,大步迈向光明之路。“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苏轼《定风波》是的,我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在一个充满宽容和包容的城市,是我人生中的驿站也是第二故乡,是对它有着恋乡情怀——中山。
人生在世喜忧参半。很幸运在最好的年华里结识到两位挚友。一个陪我度过漫长的雨季,她成熟稳重是我心中知性姐姐,是黑夜里的星光。一个陪我疯疯癫癫笑看人间,她青春洋溢是我心中聪慧妹妹,是雨季里的一抹阳光。但造化弄人,人间聚散分离半点不由人。皆因:异性,过程:为你好,结局:不相往来。缘起,我们“葡萄美酒夜光杯,我们一杯接一杯”;缘尽,我们“秋叶飘落各自行,安好勿念心中明”。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宋 净圆《忆江南》人生路上,有得必有失,有聚亦有散。当我们学会放下心中的执念,不再过分执着于结果的好坏,便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只有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生命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