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阿斯伯格综合征,使得马斯克从小对于人们的心口不一便很难理解,因此,他更偏爱精确的东西,比如工程学、物理学和密码学。
马斯克很早就开始相信,科学可以解释事物的原理,十几岁时,他开始关注一些根本性的大问题,但他发现物理学只能解释宇宙从何而来,却无法回答它为什么会存在。
是科幻小说拯救了他。《严厉的月亮》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马斯克人生中的核心关切:人工智能有助于保护人类还是人类的威胁?而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和他的“第零法则”则是创建SpaceX的根基。
从南非到加拿大的女王大学,这些问题一直萦绕着他,最终他作出决定,转学去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物理学,要通过物理学最基本的原理来解决一切问题。
从1995~2000年,马斯克先后两次创业,成功跻身亿万富翁之列,也先后被两家自己创立的科技初创公司炒了鱿鱼。
2001年,他开始下定决心打造飞往火星的火箭,马斯克坚信,飞往其他星球有助于确保人类文明和意识的保留与赓续。
可以说,当其他企业家还在努力形成世界观时,马斯克已经形成了宇宙观。
马斯克亲自参与并公开推荐,百万册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新作,《埃隆·马斯克传》已在9月12日全球同步首发。
在这本书的最开头,引用了马斯克的一段话:“对于所有那些被我冒犯的人,我只想对你们说,我重新发明了电动汽车,我要用火箭飞船把人送上火星。可我要是个随和、放松的普通人,你觉得我还能做到这些吗?”
如果他能更放松一点,更可亲一点,他还会是那个要把我们送上火星、送往电动汽车未来世界的人吗?书中只是抛出了问题,要你在了解马斯克复杂的人生之后,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了。
今天这篇文章先从马斯克的童年、情感生活、工作思维、对于人类未来的设想四个部分来为你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