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反复阅读了武志红心理学课“破解你的生命逻辑”这一主题内容,对自己与人相处的方式做了深入的审视,突然意识到
自己过于执着于多年来惯用的相处之道,然而这个相处之道也许根本不重要!
否定了自己以后,很奇怪,我并没有痛苦,相反,想通了这一点,我整个人感觉到了很大程度的释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不断的与他人建立关系,关系对于我们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倾诉感情,缓解压力,获得资源等等。而在相处的过程中,普遍会使用投射性认同,概括来说,有四种投射性认同的模式,简称ABC模式:
我做了A,你就得还以B,否者我就会使出C。C是威胁性信息,可能是威胁攻击对方,或者威胁伤害自己,或者威胁攻击关系,总之是“坏”的东西,是我们自己一个人没法处理的,要投射到关系中的“坏”。
投射性认同的四种基本类型:
1、权利的投射性认同,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我很强大,你很无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表现形式是支配者。
2、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表现形式是依赖者。
3、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内在逻辑是:我总顺着你,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表现形式是迎合者(滥好人)。
4、情欲的投射性认同,内在逻辑是:我这么性感,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表现形式是诱惑者。
这是4种基本的形式,是一个人在儿童时期,与父母等亲密者相处而形成的一套生命逻辑,并在成长的过程有不断变化的可能性,还可以衍生出其他的类型。
仔细想想,这所谓的投射性认同,不就是我们用以建立关系的与人相处之道么?
经过审视,我发现自己常用的是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比如,当我为朋友、家人做了一些对他们有益事情,内心就希望他们能按照我的意愿去与自己相处,如果对方不领情,我就会感到被忽视,甚至感到痛苦。又比如,当我委屈自己的利益、放下自己的看法,而优先照顾对方的处境、感受和意见时,我就会期望对方跟我的关系能够更进一步的亲密,如果做不到,我会很失望。这个描述,是不是想到了“好人有好报”?没错,这就是一个滥好人的形象。
武志红老师提到:迎合者很难收获深度关系,因为不真实,和他们相处时会有内疚感,对于无法承受内疚的人,还可能因为内疚而产生愤怒。然而,面对一个处处为自己考虑的“滥好人”,又不好意思表达愤怒,于是要么选择向别人(第三者)表达怒气,要么干脆远离这个迎合者。
我恍然醒悟,为什么我的关系质量都不算太好,因为我与朋友之间的保护层依然很厚,这个保护层就是由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所构建的,真我无法相遇,所以关系无法亲密。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关系中感到痛苦,不就是因为双方互相不认可相处的方式么?为了消除或者减轻痛苦,我们必须认识到:其实各种投射性认同没有优劣之分,更没有对错之分,都是为了建立关系的手段。自己惯用的相处之道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也没有必要去非议他人的处事之道。你是你、我是我,但我们都是合理的。
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我自己已经处理好了内心的“坏”,我们必须深切认识到“我是一个好坏参半的真实的人,我能接受我自己的坏”。那么,当别人向我投射“你是一个坏人”的信息时,我就不会太抵触,不会太愤怒,而是会把这个信息吸纳进来,进行“去毒化”处理,然后再还给别人一个不那么有毒的信息。
武志红老师有一个很浪漫的表达:我并不希望世界完全如我所愿,那样就太孤单了,我希望有一个我的愿望不能实现的边界,而在边界之外,有一个充满善意的你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