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种树,却常苦于没有可供种植的平台。新居住的小区绿化还算不错,不过稍加观察,便发现了问题。小区的东部树木繁盛,品种繁多,自是一番景色。但一路西来,则渐渐稀疏,到了我们家居住的最西端,竟显出零落的迹象了。私下猜度,或是当初绿化施工之时,是由东向西铺展而来,或因缺少严谨的规划,率性而为,一通狂栽乱种,到了尾部,致使树材短少,难以首尾平衡,只好稀疏地分布,也未可知。
于是问了物业,西部花木萧条处,是否还有补栽的计划?
回复虽有吞吐,却也让我听明白了意思,即事已至此,只能维持现状,物业公司也是爱莫能助。
既然靠人不成,那就自己想办法吧。从另外的角度上讲,也算人赐良机,为咱提供了一个实现种树愿望的机会。
于是先做功课,了解到一年中有两次植树的最佳季节,即入冬前和开春后。入冬后万物进入冬眠状态,此时种植更不易损伤,再者经过一冬天的恢复、蓄势,成活率会更高,到了第二年春天,就可以直接进入正常的生长期了。
即如此,那就入冬前完成植树吧。
于是托亲戚送来六株树苗,两棵桃树,两棵苹果,两棵樱桃。树种的选择,也是对整个小区种植结构的考察后 ,做出的决定。苹果树,樱桃树,小区里几乎没有看到,桃树倒是有,却也很少。呵呵,算是填补一项空白吧!
于是乎,六棵树依次栽种在我们家庭院前的空白处。初冬时节,虽是落叶孤枝,但立在地上,便仿佛有了生命的迹象,与周围的孤枝们连成一片,貌似一派和谐统一的景象。
接下来,我和先生施肥、浇水,还为两棵细小一点的樱桃树加了保暖层。用的肥料有点奢侈,是专门从香油坊买来的香油渣子。先生说,这个时候施肥,一个冬天的发酵助力,效果会更好。先生是地道的农民的后人,我对他的植树理论深信不疑。
从此,这六棵移植到我们家的树,成为了我的新牵挂,做梦都想着它们枝繁叶茂,全树花开的样子。
开春了,万物复苏。我几乎每隔几天就要跑去看它们,仔细观察着它们的变化。先是树杆变绿,渐渐地拱出了芽苞,又过了几天,有了小小的花蕾,再后来,便是一树稀疏的花朵。
当然,每棵树的成长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两棵桃树,一棵开了花,一棵没开花,没开花的那棵,省略了开花的程序,直接长出绿叶了。
两棵苹果树比桃树粗大,而且都开了花。一棵花多,另一棵花少。第一次细致的观察苹果花,发现它有一种独特的美。初绽的花蕾呈淡淡的玫红色,随着花瓣渐渐张开,红色变淡,白色增多,等花儿完全打开时,竟变成了纯白色。看着苹果花生长盛开的变化,有一种自然界神奇的感觉。
这两天下了小雨,原以为苹果花一定会被雨打落了,早上去看树,远远地,便看见苹果花仍不见少。虽有凋谢的,但也有新蕾发出,有点此起彼伏的意思。
其实,新树开花已属于附加的惊喜了,邻居们说,第一年新栽的树,能够棵棵成活,就是成功了。
想起两句唐诗: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我想说,六树新栽花满枝,有花有果有绿荫。若如此,便是我最大的心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