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木钉
写在前面的话
4年前,我第一次做妈妈,从此便踏上了学习育儿的道路。
买过许多书,也关注过许多育儿专家,遇到问题东问西查……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如今已经有两个孩子的我,好像才看到了一点点光亮。而这光亮,也许是近几年的累积使然,也可能是因为我终于走上了一条对的路所得。
走着走着,我迷上了成就自我,而不再是单纯的怎样育儿。似乎渐渐偏离了初心,又似乎才踏上了正轨。原来,孩子的到来真的是来成就我们的。今天,坐在电脑前,安静地敲下这些字,心里充满了感激。
当妈这几年,虽然狼狈多一些,焦虑多一些,做错很多。但是在这个过程里,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这真的是生命中的里程碑事件。所以写下此文,梳理自己的同时,也将这些感悟分享给更多在路上的你们,希望我的这一点光亮能给你一点微弱的温暖。
都在讲,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信奉着这句话,深知原生家庭的重要,在大儿子出生的这几年,我以此作为养育的信条,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忍;面对孩子的索求无度,忍;面对孩子停不下来的依赖,忍。
别人眼里的我,是一个从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好妈妈,可是谁也不知道,我忍得有多辛苦,谁也不知道,我也会突然爆发,吓到孩子,甚至还打过孩子。
无条件的爱,真的太难了,即使母爱泛滥,我依然做不到啊做不到。而这种信条让我压力山大,做不到的时候觉得特别愧疚,冲孩子吼过,过后又特别自责,自责过后,继续练忍功,恶性循环。
我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无憾的原生家庭!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曾经多少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但是面对熊孩子魔高一丈的技能升级,我实在打心里hold不住。我的脾气爆发地越来越频繁且不受控制。为了能给孩子充足的陪伴,有段时间我甚至陷入了抑郁。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周末更是要求自己全心陪伴,好累!好难!
我觉得自己要疯了,家里总是火药味十足,和老公也日渐疏远。然而,把自己逼疯的却是我自己。我知道身边有太多的年轻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扰,她们被“好妈妈”绑架,连逛个街都充满了负罪感,每次小小偷个懒里面都藏着对孩子深深的歉疚。我深深理解她们,也心疼她们。
可是这样损耗自己的的路行不通。妈妈是一个家庭的承托,妈妈是大地一样的角色,如果妈妈本身情绪波动很大,那么这个家庭注定不会安定。
我们做妈妈的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关照自己的内心,因为,心若安好,便是晴天。育儿先育己并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想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首先要给自己无条件的爱。
如今,我不再是那个任劳任怨的“好妈妈”,我不会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用于陪伴孩子。我开始习惯关照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想法,保护自己的愿望。
我会在累了的时候,求助身边的亲人帮忙,自己则毫无负担地去看场电影,或者跟老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等我满血归来,给孩子一个虽然陪伴数量少了,质量却高了的妈妈,一个乐呵呵的妈妈,一个积极向上的妈妈,一个更稳定更有力的妈妈。
前几日,一个念头忽然冒出来:"自己要和自己站在一起“,类似的灵感一再涌现。我发现,其实要说的都是一个话题,就是:自己养育自己,给自己无条件的爱。
接下来,我愿分享,在给自己无条件的爱的路上,要怎样具体地加持到自己。希望这一系列文章能如镜子一般,经由平凡却不断成长着的我,照见你。
什么也没做,却觉得特别累,这是因为你的内心在打架。
1.
“我要跟他离婚!”这已经是我最近两个月,第三次在群里咋呼了。
我自去年参加了浩途家庭成长俱乐部,每个月,与老公的吵架和想离婚的念头都会准时驾到。
每次情难自抑时,都会来到我所在的分部群里发泄一通,而这里的朋友深知我的性格,又懂得倾听,知道我”别看今天骂得欢“,一旦发泄完了就开始检讨自己的不对。
果然,在群里跟大家说完老公的坏话,气也就消了大半 第二天竟然完全好了。开始觉得自己也有错,并向朋友们解释,其实老公没那么坏,昨天只是我的恶意渲染(捂脸)。
在这里,每次我都会霸道地说:“你们别劝我,是朋友就跟我一起骂他!”朋友们总是笑笑,很配合,让我抱怨个痛快,然后等着事后看我卸下愤怒后一脸的柔软,再合起伙来取笑我。这简直成了一个铁律。
经历过多次的反复,再遇情绪,我实在不好意思再去群里,唯恐第二天莫名好了,连自己都觉得措手不及。于是这一次,当情绪来了的时候,我选择一个人待着,默默开解自己。
我知道答案就在那里“是我的问题,并不是老公的问题“,但是我就是到不了彼岸,我的情绪迟迟无法消退。也就迟迟触不到真相,即使看到了,却感受不到。
这让我忽然发现了一个现象,也许是前人早就踩平了的路,但是切身体会之时,还是觉得如醍醐灌顶,将混沌的我浇了个精透。这个发现就是:我之所以久久无法平静,走不出情绪的迷雾,是因为我的内在在打架。
在朋友那里,我放松地做自己,允许自己的手指出去,都是别人的错!我被朋友温柔抱持,发泄被她们允许,情绪自然流淌,眼前也就清明了。
但是当我自己与自己待着,每当我抱怨,心里那个大我就会跳出来,指责那个小我,不让小我肆意抱怨,向外指责。这情绪就淤堵住了,蒙蔽了心,就总也看不清楚,轻松不起来。
2.
我一责怪老公,另一个声音就会说”明明你也有错。"愤怒一出现,就会被打压下去,情绪卡住,心就无法平静,还会陷入愧疚,愧疚之中还夹杂着隐忍,隐忍里面还有余怒未消,简直就是一个多层的夹心蛋糕,只是这蛋糕是苦的。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浩途家庭俱乐部创始人,海文颖在《接纳力2》一书中写道:
人是需要首先活出自己的自由意志的,两三岁的执拗期没过好,青春期进行反叛没成功,成人后,怎么也得先补上这一课。貌似自己和自己较劲儿,就不就不,实际上是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较劲儿。
这段话像个明镜一般照见了我。我就是这样这样一个标准的、懂事的好孩子,我没有经历过叛逆期,整个青少年时期乖顺得很。成年后却容易纠结,害怕面临选择,内心永远有两个声音在打架,常常不分胜负,难以决断。
在心理动力论中,精神分析学家 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与超我,精神的三大部分。“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 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 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许多人有选择综合症,面对选择总是难下决断。其实那是因为不敢遵从本我的意志,超我和本我一直在较劲。内心没有统一战线,没有站在一起,就形成了拧巴着的自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在心理学上是否准确,作为一个心理学业余爱好者,我的亲身经历这样告诉着我。
3.
《接纳力2》中还有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
“成人通过自己的视角审时度势,判断后事无巨细地告诉孩子怎么处理,这时候灌输的是一种教条,却拿走了孩子对情景的感知力。我们为人父母真的要留意每一次对孩子的提点,如果被孩子理解为唯有成人首肯的才是正确答案,我们就会不断把孩子拉扯着远离他们的内心,孩子会习得言不由衷。这样的孩子可能是好学生,能适应课堂,适应老师,能揣度老师心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但却偏离了成长的规律。”
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强加一些信条,那些“应该”,“不应该”会束缚了孩子成长的波形。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注意到自己不要做一个这样的妈妈,不要把自己的信条强加于孩子。
如今重读第二遍,我把这段话念给自己听,念给心里那个超我听,念给心里那个内在父母听。请尊重本我的意志,鼓励内在小孩成长起来,有力量起来。不要将规则强加于本我,尊重他情绪的流动,陪着他一起哭一起笑,相信本我有能力为善。
这便是养育了自己。这些所有的新鲜的充满养分的育儿信条,我都会先习得,用于自己的养育。
我想这才是育儿的根本,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辛苦却不快乐的妈妈,也不是一个只会忙碌却内心脆弱的妈妈。想要孩子习得的,我们先自己习得,这才是育儿的正道。而这里面最根本的是:内在不打架,跟自己站在一起。
4、
当一个念头升起,比如“我好累啊,真想休息半日,偷个小懒。”这时候一定会有另一个声音急着说话。也许他会说“能有多累啊,比起谁谁谁来你可轻松多了,再坚持一下吧。”
这时候如果听从了第二个声音,心里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一直不舒服,第一个声音就会不停想要说服那个严肃的,充满管教意味的声音。两个声音最后扭作一团,什么也没做成,光是这做之前的想,就已经让你陷入疲惫了。
这时如果有意识地把第二个声音调整为:“嗯,我看到你累了,你需要休息了,那就休息半天,也没关系啊,你开心最重要了。”这时候,那个急得呜呜喳喳的第一个声音会慢慢安静下来,你的心也会安静下来 。
当一个念头升起“真是的,都是他的错,都是他害的,我讨厌死他了!”不要急着对这个念头说“明明你也有错,一个巴掌拍不响!”
试着对自己说:“我看到你很生气,是的都是他的错,让你这么气愤。我都看到了,抱抱。”
允许自己偷懒,允许自己自私,允许自己有并不阳光的负面的想法。自己跟自己站在一起,让本我和超我做一对好朋友,而不是敌人。内在统一了,情绪就流动了,情绪流动了,心就安宁了。
正如《接纳力2》中所说:
经历了充分的指责,才有足够的心力看到美好。你的情绪顺畅流淌之后,发现美好的眼睛就自然睁开了。而你感同身受这种功效后,就可以在生活中,轻松做到对家人的支持了。
所以,养育自己的核心是,跟自己站在一起,不让内在打架。减少过多不必要的消耗,遵从自己的心,看见自己,温柔抱持住自己。
亲爱的,你能做到吗?接下来的日子,对自己好一点,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