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失误?》有感

读到李镇西老师的这篇文章时,眼泪止不住在眼眶中打转,他和付饶的故事让人动容。是啊,人无完人,人们都会犯错,老师也是人,所以作为老师,也是会有失误的时候,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

我不可避免的也有类似李镇西老师那样的教育经历,因为年轻经验不足,又第一次接触到年龄相对比较小的孩子。在对有些孩子不对的行为数次教导之后,不同的家长跟我反映相同的问题之后,那位孩子还是没有改正的苗头时,脾气不免就像一把火一样燃烧起来,耐心也终于被磨没了,在班里说了不顾孩子面子的话。事后,孩子并没有什么反应,他依然一如往常,而我心里却不舒服起来。我是不是太凶了,说话是不是有点难听呢?是不是伤到孩子的自尊了?思来想去,我找到那个孩子过来聊天。聊天之后发现,是我太着急了。大人犯个错都还会再犯,何况他是个6岁的孩子呢。他并不是没有在悔改,只是不够明显,我因为家长的告状不免心急了些,因为着急就忽视了这个孩子正在改变的变化,而且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当我说到:“老师在班里当众批评你的时候说了不太好听的话,事后老师想想觉得做的不对,我向你道歉”时,他慢慢地说:“没关系老师,我知道你都是为我好。”当时瞬间对这个孩子的话感动到,就如同李镇西老师说的:“学生的胸襟总是那么宽广……”后来我和他沟通了很长时间,经过后半个学期的观察,他被“举报投诉”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这就是他的进步。

从那件事情后,我改变了处理类似事情的方法。再遇到此类事情时,我会先按住性子找来这个孩子谈一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他去改正问题……这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吧。

有时,老师批评或者言语过重并不是不爱这些学生,只是因为太爱他们,担心他们会走弯路在迫切的心情中用了不当的方式。这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错误,还有另一种错误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失误,这所有的失误和错误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生之后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当你再发现时,可能为时已晚。比如,你说错了一个字,学生帮你纠正之后,你为了面子不肯承认,就误导了学生,而后学生因为你的原因对那个字的认识永远都是错的。还有,因为重语伤到了学生,时间久了就会使他产生自卑感乃至影响一生。所以就像文章中说的那样:“真正的教育者,也不是没有失误,只是他总会从失误中汲取新的前进力量。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前提是我们能够诚实地对待自己的事业,严肃对待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唯有这种真诚和严肃,能够让我们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误——为了我们心爱的事业和学生,我们勇于解剖自己和否定自己,因为这能够使我们更加成熟,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