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家收拾东西的时候,翻到一本大学时代的读书笔记。打开笔记看到十年前我在上面工工整整地摘录了一些读到的各种书上笔记,感到既惊讶又欢喜。惊讶在于我在十多年前就接触到了一些好的思想;欢喜在于,里面很多理念就是我现在的想法,也是我现在能做到的事情。
我觉得学习和进步也许就是这个样子,在你打开你很久以前的笔记的时候,你可能全然忘记了上面写了什么,但是当你看到那些文字,你会发现,啊这不就是我现在在做的事情么。 现在我带着成长会的小伙伴读一些有难度的作品,用意也是一样的,我希望假如十年后我们能看到现在留下的痕迹,我们会说,至少我已经在做这件事情。
我今天整理了一些当时的笔记,放在下面。这部分主要来自读叔本华的作品。我查了一下,当时读的这本书是《叔本华美学随笔》,链接在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39400/。
这里有个小插曲。2016年底,我去参加一个活动,结束后主持人通过活动群加了我的微信,说读过我的文章。之后我们聊了几句,我问对方是学什么的,对方说是在北大搞艺术批评研究。于是我说,原来是在搞美学。对方于是很惊讶,“你是难得我说艺术批评知道是美学的人!”我心里纳闷,这个难道不是很明显么。直到我翻到这份笔记,我才意识到我是在2006年的时候通过《叔本华美学随笔》接触到美学这个概念的。
发两张当时的笔记图片,当时的纸张已经泛黄,我做了锐化一些处理。
大量的知识如果未经自己思想的细心加工处理,其价值远远逊色于数量更少,但是却经过头脑多方反复斟酌的知识。
——叔本华《论思考》
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那些写给傻瓜看的东西总能找到大群的读者,而我们则应该把始终是相当有限的阅读时间,专门用于阅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曾有过的伟大著作——写出这些著作的可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所享有的后世名声就已表明了这一点。只有这些人的著作能给我们以熏陶和教益。
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叔本华《论阅读和书籍》
那些热切、坚决要求别人表现谦虚的人,的确就是草包无赖。亦即自身没有价值,不曾作出任何贡献,但又眼红别人成就的人;是大自然的批发生产品,也是芸芸众生的平凡一员。
看见他人的优点和成就,只能让自己备受折磨。嫉妒煎熬着内心,其百般滋味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能把拥有出众个人素质的人扫荡干净,或者干脆连根拔除,那该有多好!但如果真要放一条生路的话,如果真要放他们一条生路的话,那条件就是这些家伙必须藏起自己的优点,要矢口否认、甚至诅咒摒弃那些使他们出类拔萃的东西。这就是人们交口赞扬谦虚的缘由。而一旦这些赞扬谦虚的人有机会把别人的长处扼杀于萌芽之中,或者至少阻止其露面,以免被人们所知道——谁又能怀疑他们做不出这种事情?这只是理论被付诸实践而已。
总而言之,戏剧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实例,向我们展示出人的本质和人存在到底是什么?
——叔本华《论文学》
一旦我们的思想找到了文字表达,那这些思想就开始为他人而存在,它就不再活在我们的内在了。就算有,就像一个有了自己存在的婴儿一样——已经跟母体分离了。就像诗人歌德所说:
你们可以不要驳话,使我迷惘,
人们一旦说话,思想就会混乱。
当某些很长时间以来就已蠢蠢欲动的错误基本观点现在终于理直气壮、明目张胆的表达出来时,我们用不着生气,而是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人们很快就会感觉看穿和最终道出它的虚假本质。到了那个时候,就好像脓疮终于弄破了。
没有什么事情比写书无人能懂的东西,而以人人都可以明白的表达方式,表达出重要深奥的思想,是最困难不过的。
——叔本华《论写作和文体》
任何有特色、精辟、别具深意的一段语言文字,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以后,几乎都无法精确和完美地发挥出原文的效果。事实上,在不少情况下,把一些思想内容翻译成拉丁文,就必须把这些思想全部回炉熔掉,然后重新铸造。在这一过程里,这些思想内容被拆卸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然后再重新组合起来。
学会了新的语言以后,事物的微妙之处,事物之间相同或者相差别的地方,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联,也就进入了我们的意识。
无知就是不曾学会任何东西,而懒惰则将不会学到任何东西。
——叔本华《论语言和语言学》
大多数人的判断力相当微弱,对此我们难以寄以厚望,那只是貌似的判断力而已。
正如我们观看一幅油画,是挂在黑暗的角落里,抑或得到太阳光线的照射,其造成的效果都大不一样。同理,同样的一部巨作会给不同精神能力的审视者留下并不一样的印象。所以欣赏一部优美的作品需要敏感的心灵,而理解一部思想性的作品,则需要思考的头脑。
天才创作的作品,也就只有头脑思想与众不同的人才能真正欣赏;但从一开始要在没有权威的帮助下,认出这些作品的价值,那就需要具备明显优异和突出的智力才行。
对于别人所做出的成就,有着两种行为态度,要么自己也做出成就,要么就是承认有人做出了这成就。而后一种方式,由于更加便利,所以人们通常更为乐于使用。
人的可怜本性,虽然在每一代人中都改换一下面目,但是各个时代仍是相同的、一样的。
如果真理是以事实说话,那我们就用不着急急忙忙言辞帮腔,因为时间自会雄辩滔滔地为真理主持公道。
——叔本华《论判断、批评和名声》
没有玫瑰是不带刺的,但是很多带刺的却不是玫瑰。
我看见过一朵野花,并被这花的美丽,这花的各个部分的完美所倾倒。我大声地叫了起来,“难道像你,还有其他像你一样的美丽的花朵,就这样花开花落,得不到别人的欣赏,甚至难得有一双眼睛对你们瞟上一眼?”野花回答说,“傻瓜!你以为我开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吗?我开花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的缘故,我开花是因为我喜欢开花。我活着,我开花,这就是我的愉快和乐趣所在。”
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
——叔本华《比喻和预言》
真正做出成绩的人——无论所从事的是何种工作——都是为了工作本身而工作,而不是为了把自己工作,只视为达到某目的的手段。
——叔本华《论学者和博学》
把非存在视为不幸,本身就是荒谬的。因为每一不幸之所以是不幸,就跟每一好处一样,都是以存在,甚至的确就是以意识为前提条件;但意识却是与生命一道停止的,意识甚至在睡眠和昏厥 时也是停止的。所以没有意识,并不包含不幸——这一事实是众所周知的。
——叔本华《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