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彻子
2018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距离2019考研还剩8个月的时间,此刻正在备考的你,状态是怎样的呢?有没有怀疑自己,有没有害怕坚持不下去,有没有因为一个人奋战而孤单迷茫?
亲爱的,路途遥远,请坚持下去。你一定要相信,你走的每一步,都不会被辜负。
2018考研结束才过去4个多月,一年的备考时光还清晰可见。从普通一本考上985高校,学姐走了很多弯路,也经历过你们正在经历的痛楚。所以,在这里想跟你们谈一些非常致命的误区。
一、复习速度越快越好
学习需要循序渐进,这一点相信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择优录取的强烈竞争下,每个人都处于高度战斗状态,每天都逼迫自己看很多页的书,巴不得一天啃完一本。神经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大脑永远超负荷。
但是,这样并不是正确的复习方法。每天看的书很多,然而囫囵吞枣,并没有真正弄懂一个知识点。这样,看完了也忘完了。一本书看完估计只记得大概框架,甚至连框架都记不住。
你花一个月时间,刷了三遍课本,不及别人花两个月时间认认真真啃了一遍的效率。
二、每天看书时间越长越好
你有没有这种情况,看书看着看着就神游了,不知为什么一下子就不在状态。或者看书看久了脑子特别累,很想休息一下,但又觉得备考期间每分每秒都不能浪费,所以尽管脑子已经很累了,还是逼迫自己继续看,要达到一天的复习计划才肯停下来。
然而,大脑是需要休息的,每个人精力有限,很难一天都注意力集中。所以不是每天看书时间越长越好,要适可而止。最好先计划下来,观察自己哪一段时间注意力最集中,用那段时间去攻克最重要或者最难的知识点。
另外,学习一些放松大脑的小窍门,注意劳逸结合,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屡试不爽的真理。
三、看书不注重循环重复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过的东西很快就忘记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重视重复复习法。上午背过的东西隔几个小时立马回过去再背,晚上临睡前再复习一遍。这样的方法,看似缓慢,实则迅速。因为你现在把这些知识点牢记,后面就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重新复习。
在后期,重复复习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要把整理好的所有知识点背下来,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所以一定一定要把握好方法。
四、她复习比我快,我得努力赶超她
在备考期间,最忌讳的是盲目比较,不管是和考同专业同学校的考生,还是跟自己身边的研友。
学姐深受过这个毒。
我们有一个武大汉硕考研群,里边都是2018年考武大汉硕的考生,是的,每一个都是可敬的竞争对手,但同时也是相互鼓励的研友。
说实话,报考武大的多多少少在自己本科学校算是优秀的学生,大家对自己的能力还是认可的。所以,里边真的汇集了各路大神,有原本科学校就是985高校的,有的是差一点被保研的。所以,对看书本来就慢的我来说,压力特别大。
我还在看专业一现代汉语的上册,群里有人就已经开始背下册的知识点,当我看到下册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复习专业二了。特别是暑假回来九月份的时候,情况就特别悬殊了。人家专业课做完了笔记,英语真题刷了三遍,政治也刷了一遍。然而我的情况是专业课笔记还在进行中,英语开始刷第二遍,政治资料还没买。
那段时间特别焦虑,每天都害怕看QQ群里的消息(我们经常在里面讨论知识点),想逃避他们,觉得自己弱爆了。也正因为这样,我盲目地加快看书速度,熬夜苦战,想把进度提上去。这样的情况坚持了两周,结果我发现效率并没有上去,反而因为作息不规律而看不下去书。
后面找了学姐谈心,学姐鼓励我重新制定计划,不跟别人比较,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复习。我按她说的做了,慢慢地,有了自己的节奏,每天都有学进去东西,不再盲目跟别人对比,效率提高了很多。
是啊,不管是现在的学习,还是余生,都请不遗余力保持好自己的节奏。一直按自己节奏走下去人,一定非常酷。正如鲁迅先生说的:
“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这是几个比较大,而且大家都容易有的误区。接下来想给一些考研复习的小技巧,是学姐的独家秘笈哦。
1.在图书馆看书时如果不想被周围人打扰,可以把书包放上去,挡住对面人视线。
2.可以戴着耳机看书,对,你没看错,戴着耳机,但是里边不放歌。也就是说戴着空耳机,这样,会让自己注意力更加集中。
3.尽量让自己的桌子干净空旷,桌上视线以内不放任何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4.别选靠走廊以及靠门的位置,容易被走来走去的人影响。
5.书包里放些巧克力,饿的时候偷偷吃一点。但容易变胖,这是真话,我考研复习胖了八斤啊,但是,吃巧克力的时候特别开心啊啊啊,特别是费列罗。嗯,吃货本尊了。
6.看书看累了,喝一口水,或者转几圈眼睛,或者站一会儿,这样的时间可以是十五分钟一次。有实验表明大多数人完完全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十五分钟左右。
7.你一定会成功的。如果你也像我相信你一样相信自己。
亲爱的,路途遥远,你会迷茫,你会怀疑,但是,请一定坚持。因为,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完成的。
正如谚语所说: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送给沿路每一个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