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总结
(1)意志精力的概念
意志精力通向最深层的价值取向和超越个人利益的意图。实际上,无论我们有什么使命,任何能够点燃人类精神的事物都有助于全情投入、促进最佳表现。意志精力的关键动力在于性格品质——按照价值取向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即使面对艰难困苦和个人牺牲也在所不惜。意志精力的支持部分包括激情、奉献、正直与诚实。
若意志精力不能满足需求,则需要系统培养,挑战我们的自满感觉和一时的权益之计。
以罗杰为例,严重的目标缺失感抹灭了他的激情,阻碍了他前进的方向,因而他转入生存模式,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过一天算一天。他还常常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罗杰之所以不考虑自身行为的长期后果,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意义和前进的方向,最终导致所有精力系统都受到了伤害。
(2)意志精力的再生
与其他层面相比,意志精力的消耗与更新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往往同时发生。几乎所有的自省传统都会提到精神功课和精神实践,或为了服务他人或为深化人们的怜悯之心,或为了帮助人们体验内心联结。而意志精力的更新恰巧来源于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启发和重获。
有些活动不需太多精力就能大幅获得精力再生,例如在自然中散步,读一本给人启迪的书,听音乐,或者听一场精彩的演讲。反之,精神功课既是精力消耗的过程,也是精力更新的过程。例如,冥想需要调动高度的注意力使思维平静,同时也会带来意志的开阔、内心的沟通,甚至喜悦的情感。冥想像瑜伽一样贯穿所有的精力层面,构造意志能力的同时,也提供思维和情感的再生源泉。
将个人利益置后起初会让人倍感不安,但这样做却回报颇丰——提升个人价值、丰富人生意义。深层的价值取向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不仅是生活的主心骨,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曾动情地总结,意志力量甚至可以扭转最可怕的情况。弗兰克尔是纳粹集中营中幸存的心理学家,他创作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经典巨著。书中他引用了尼采的名言:“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弗兰克尔也描述了在不断有人死去的环境中,这个认知如何挽救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