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好,欢迎打开我的晨读感悟。
每天写作一千字,坚持带来大改变。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选择”
每到一个新城市,我都喜欢逛逛当地最大的书店,看看它的特色,以及一些少见的书籍。
基本上有点小资的书店,都会有一个“消费阅读区”,点一杯饮料,就可以在里面较为舒适的沙发区阅读店内任意书籍。
很多时候,我会选择这种阅读方式消耗两三个小时。
问问,你一般会拿进来几本书?
以前我总喜欢一次拿四五本书,窝在沙发里,一副“不看完不离开”的架势,而且总会认为一次不拿够就划不来跑一趟。
但实际情况是,四五本书往往都是粗略一翻,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像阅读了两三个小时,但实际离开后什么也想不起来。
这一次,我只选择了一本书《尸语者》,三个小时后,基本阅读完毕,而且还买了秦明的其他两本书。
有的时候,选择少一点,反而会更加专注。
在逛书店时,我也喜欢看看读书人。
少儿读物区是孩子的天下,烹饪类是叔叔阿姨的最爱,言情区是少女们留恋,计算工具类是码农常驻。
以前我一般都在文学区虚构类书籍附近盘旋,对非虚构类、工具类避而远之,觉得特别不符合我的小作气质。
但风花雪月可以养人,却当不了饭吃。
阅读了很多文学类的书后,你会发现只能将自己修炼的更加不食人间烟火,不接地气。
而生活却没有什么改变,起码没有增长实用的技能。
现在的我,也开始涉猎一些非虚构的书籍,逐渐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风花雪月痴男怨女当然可以有,但能增长技能的其他书籍也可以涉猎呀。
范围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我们给自己“画”的。
每年买的书很多,但看完的少,实践的更少。
这是不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你肯定也有这种情况吧。
我们好像都患上了“书籍缺乏症”,不拥有就没有安全感。
可惜拥有书籍不代表拥有技能,只是图个安心而已。
与其去书店、网店盲目“碰书”,不如反过来,带着问题去找书?收集问题→阅读书籍→解决问题→选择购买。
小投入,大回报,更精准,划算吧?(笑)
工作中、生活中,很多事情一开始其实都可以先试试,在“做”的过程中调整方向,精准投入,不浪费。
一小步一小步来,稳扎稳打。
逛个书店,居然有这么多感悟。
因为时代在变,我们也得跟着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