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小施写字了。所以今天他的“快乐本”里有了短短一篇文章。
哇,小施昨天又写了一篇文章!小施加油哦!老师一看到小施的“快乐本”,第一时间就在班里大声宣布这个好消息。
小施呢?小施在哪里?老师看过去角落里怎么空空的。
他在找东西。同桌说。
老师往角落里仔细一看,是哦,小施弯着腰在书包里翻找。那身子小小的,你几乎都看不到他。
“小施,现在的你就和小何一样啦!”老师把他的“作品”朝同学们一扬。同学们便心领神会,啪啪啪啪鼓起掌来。
“小施,我们每天都就跟自己比!你知道吗?你这样的努力真是太有用了,你每天都在进步呢!”等小施抬头看了老师,老师便又开始了这样的鼓励。
对小施来说,不写便是常态。所以每当他有写了什么,做了什么,哪怕只完成了作业中的某一体,老师都会好好地肯定一番。
虽然都是老调调,可是每次老师说着说着,都会把自己感动,感动得不得了!
2.
继续早读。大家都捧着本子好好读。咦,小施没读。他埋着头在干什么?
老师走过去,想着提醒一下。定睛一看,原来小施把《未来作家报》放在腿上,偷偷摘抄《未来作家报》的美文呢!
记得星期一的时候,老师把小施“揪”到窗边去写字。他很不情愿呢,磨啊磨得,磨蹭了半天。老师盯了整整三五分钟才把他盯到了第一排的书架那里。
书架宽宽大大,可以放作业本,也可以作为临时课桌让小施补作业,免得这么小的小施散落在四十多个孩子中间又找不到影。再说了,小施是很容易找不到影子的。
中午你去教室,大家都在,小施不在。
“小施去哪儿了?”
“不知道。”
快上课了,小施满头大汗回来了。原来是老师说“吃好饭可以先去操场放松一下”,小施放松着放松着就忘记了时间。
课间你去找小施,小施不在。
小施去哪儿了?
老地方——厕所。
厕所是小施最喜欢去的地方。可怜的小施,可能只有上厕所的时候,才是他可以最自由的时光。那时候没人催他背书,也没人催他交作业。肯定没人啦!老师也不会做这样无良的把小施从厕所拉出来的事情啦!
小施很不情愿被老师拉去做作业。可是老师还很喜欢拉他去做作业。
“小施,你双休日一个字都没写,这个双休日的进步都没有了,你得好好摘几篇文章,至少可以挽回损失。”这是老师给的一个理由。
这一次,可是小施主动在写哦!“小施,你这样子在摘抄学习,很好的哦!好好努力哦!别人能行,你也能行的!”老师在教室后面角落里,“由衷地感叹着”,对着埋头写字的小施。
3.
小施,加油!小施,坚持下去哦!看到小施读书写字,老师每次都会这样子跟小施说。然后你还能看到他新的进步。
但是你知道的,那些表扬那些鼓励燃起的小火苗,还只是小火苗。这小火苗往往只能提供小施不多时间的能量。比如你放学前跟小施讲好,小施信心满满带着力量回家。可是第二天一看,一个字都没有!因为小火苗在回家路上就已经消耗完了。
导致火苗灭掉的因素很多,那可能是小施突然想起去了的小店,可能是回家以后的电视,爷爷的手机,隔壁的小弟……各种各样。
火苗灭了,小施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一个积极探索另一个世界的自己。
你看他上课头低着,和大家一样认真地看看书本。然后又和大家一样把头抬起,目光注视着听老师讲课。可是怎么看着就觉得反常呢?老师不露声色,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哈,看到了,他的两只手时不时关心着课桌洞。
老师走过去,他机灵地把手拿了出来。可是怎么逃得过机灵的老师呢?
什么东西?拿出来!
只好硬着头皮,把东西拿出来。
看吧,死党证,懒人症,单身证……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就是这好玩的东西,灭掉了头一天晚上写作业的热情,也灭掉了他在第二天创造进步的热情。
老师把这些东西全部收起,也把这个差点掉下悬崖的小施拉了回来。
小施也不难过——他早就习惯老师的“收收功”。要是把这么多年老师收起的东西排排队,不能沿地球排几圈,那至少沿着学校沿着教师总是可以排一排的。
“小施,你看你,课堂作业本你都快完成了,多好呀!”老师把课堂作业本给小施,“这里漏了几个字,等下补上哦!”
然后这一天,小施还因为自己“主动完成了”课堂作业本中剩下的几个生字抄写任务,被老师表扬了一番。
“我发现小施身上一个可贵的品质正在形成……”放学的时候,跟大家告别前,老师是这样子说的。
其实也没啥,就是想再给小施点点火,好让他继续带着这些火回家。万一能够这火苗能够支持他回到家,拿出书本和作业,写上几个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