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吐槽,我也会做为吃瓜群众去看别人怎么吐槽,搞不好还要评论上一嘴,“真是想不开,何必呢”。但今年也轮到自己去吐槽了,才感觉到吐槽原来是这种滋味,吐槽人的心理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是96年底来北京,那时电脑刚刚兴起,我高考落榜由于资金问题没有选择去复读,在家里做了两年生意,后台在一个培训机构学习了电脑操作,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闯荡,歪打误撞的进入了我认为是很小的一家科技公司。还算幸运,我也抓住了这次机会。
刚进公司,感觉公司不大,但人员素质超高,都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那时我在想,自己没有考上大学,但能跟这些人一起工作那也是一种幸运。但我也知道学历对我工作前途的影响很大,所以本打算在北京混两年,积攒点社会经验后就回家了,没想到的是互联网风暴来了,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当时互联网的巨头公司,从此我的生活也被改变了。
2000年我改变了自己最初混两年就回家的想法,决定留在北京发展。但我也清楚的认识,要想在北京职场发展,学历是一个必须跨过去的坎。在经理的建议下,我在离开学校5年后决定参加北京市自考,开始了漫漫求学路。从专科再到本科,最后拿到学士学位,一路走来,只有我能体会边读书边上班的艰辛。本想一鼓作气继续攻读研究生,但还是考虑到经济压力和现实的一些情况没有再继续。
几年的自考给我的感觉是非常艰辛,但我还是很努力,到02年基本把专科的大部分和本科的一部分课程拿下,只是因为每年只有两次考试机会,有些科目一年一次考试机会,才延缓了我拿证的时间,这也为以后积分落户挖了一个坑。
学历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了,还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户口问题。因为自己老大不小了,成家生子也要考虑了。之前也在网上了解过很多北漂家庭孩子无法上学的痛处,知道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不过同事也帮我分析过这个问题,孩子成长、考学,这是十几年之后的事,到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政策呢,所以不用考虑那么多。想想也是,社会发展总会是越来越公平,再怎么着也不会不让我孩子考学吧。这一等就是十几年,北京的政策仍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没有办法,孩子面临上初中如何进行中考的问题。当时两个比较可行的选择,一是回老家上学,一是去天津买房办绿卡,转到那里去上学。回老家不太现实了,因为需要父母有一方回老家照看孩子。去天津倒可以考虑,正在犹豫之中的时候,天津的政策收紧了。本打算去天津买房,结果也没有成行。我和爱人商量之后决定再等等看吧,必竟孩子还小。
大约是在2017年,各地开始抢夺人才,当时天津的户口非常好办,只要有学历,很快就能办理成。我心中一阵窃喜,看来政策有松动了,接下来就看北京的了。真让我猜中了,2018年开始,北京进行积分落户申报。我当时就做过分析,通过政策可以看出对社保缴纳时间长的人优势非常大,而对于那些高学历的人,可能已经通过其他途径拿到了户口,所以我预测第一年的分数不会太高,而我的社保缴纳时间又很长,优势还是有的,能申请成功的机率很大。事实证明,我的预测是对的,但我对政策细节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教育背景积分被扣掉了4分,差2分没有申请到,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当初没有很快的拿到学历真的是一个坑,如果我早两年拿到学历,正好分数就够了。2019年再次无比的接近最低分,以1分多之差落选。不过这给了我很大的希望,就差一分了,每年我能涨4分,我还有三次申请机会,怎么着也够了吧。但2020年的分数结果出来之后,让我大失所望,教育背景积分被扣13分之多,分数还没有第一年高。不是说政策微调吗?怎么对我的分值影响这么大。如果这样算下来,你要是边上学边自考的本科要扣14分,要是专科就没有用了,光扣分就要扣掉10.5分,自考学历基本上是不会积分的。现实中大多数自考人基本上都是边上学边工作,说的更直白一点,如果是半工半读的自考学历在积分落户中是没有用。这是啥规则呢,还不如直接点告诉人们自考没有用,我们也好去走别的途径解决现实问题。同样是国家政策,一边是自考部门宣传的国家承认学历,甚至国际上都承认的学历,在积分落户政策上就变得一文不值了。北京积分落户真是逗你没商量!
有些朋友知道我去年的积分很接近,所以结果出来之后就来问候我是不是够了,我都要跟人家解释半天,是因为!@#%^&*,所以被扣了13分,对方听得一头雾水,知道我心情不好也不再过问。但是如果我女儿问我,我是最难解释的,之前我保证过不会让她转学,难道我要跟她讲:嗯...你知道的,爸爸呢...虽然自考高数100分,但是呢...北京人才济济呀,制定积分规则的人是北大清华毕业的,所以爸爸算不过他们,算错了。也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说得过去。
我们积分落户,无非是要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至于我本人,哪里的户口都无所谓了。这些年回想起来,虽然因为户口、学历受到过这样那样的不公平待遇,但大体上也算是公平的,至少我们的生活还可以继续,至少我们还有希望在。不过这次积分落户政策的“微调”,把我落户的希望全部打掉了。不管怎么说,已经是既成事实了,我等小民也没有回天之术。最悲催的是女儿今年初三了,很多转学的时间窗口都错过了。我是一向反对用非正常途径去解决问题的,但有些人走到这一步也只能去想一些办法了。从中我也能悟出一些道理来,在走非正常渠道解决问题的人中,应该有一部分人是被逼迫的,他们也不愿意这样做,他们只想争取一些公平而已,但这个过程又在伤害着其他无辜的人,因为在你用非正常渠道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影响别人的公平,好矛盾的世界。
抱怨归抱怨,生活还要继续,周围的人去郊区县买房的不少,都是为了满足政策加分要求,也不知道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是不折腾了,也折腾不起了,如果折腾半天,政策一旦再变,那就又要受到打击了。希望这些正在折腾中的人能有好的结果!也希望北京积分落户政策别再做所谓的微调逗人玩了,我等小民承受不起!更希望积分落户政策对我们自考生来讲更公平一些,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公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