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来生了一场大病,加之忙于各种工作,心情颇为烦躁。突然想起来了几本借过来的书还没看,然后整天除了上课就是看看书。
大概是觉得我闷了太久,朋友过来找我:“咱们出去玩吧,你看天气凉爽,最适合出去了。”我摇了摇头很果断:“还是算了,生病了,我就不去了。”
我说的是极为诚恳的。朋友也许是感受到了什么,突然就拿起我桌子上的书也看了起来。大概没过多久,他抱怨的声音就传了过来:“你这看的都是什么书啊?这么没有意思,你还看,有什么用呢?”
他拿着的赫然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本书《无声告白》。
2、
作为一个出生在农村的、生活中充斥着“读书无用论”的环境中的爱读书且并没有因此而走向人生巅峰的人,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议论:“天天看书,都成书呆子了。”“你看的这些书有用么?”“这些书你能用来赚钱么?”
我的回答只能是默然,也并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说实话,我到目前还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我不是开玩笑的来说的。
但奇特的是,我相信,一件事有没有价值,只有在做这件事的人才可以评价,外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我也相信,坚持下来,总比我放弃来得好很多。大多数的坚持都收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3、
偶然在简书看到了豆瓣知乎,便去下载了一个,然后不知道是在那个平台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除了技能类的书,其他的书都是没有用处的。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行为就是读书,真正有用的知识,都是一些通俗的常识,你平时都能从大部分人的闲聊中,媒体中了解到,不需要自己花时间去读。”
看完之后我又把它们删除了。
说这段话的人,如果读过了很多的书,那么我个人觉得他是一个功利性的读者,没有享受过读书带来的种种快乐;如果他没有读过很多的书,那么这样的结论是否就有点牵强附会,纯粹就是外行人的武断之词了。
4、
先不考虑“实用”不“实用”。随着对读书的偏爱与日俱增,自然在其他方面的,比如说社交上自然就少了一些。
朋友说过我很多次:“你读了这么多的书,有什么用呢?你觉得你能够成为一个大作家,或者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么?”
在他的眼里,我是终此一生也不一定和其他人有太多的区别,那么读这么多的书有用么?或者它可以帮助我赚钱么?毕竟我喜欢的不是那些所谓的“务实求真”类别的书,不是教你如何“赚钱”的书。
但我从不相信我读的书是无用的,哪怕就“实用”主义来说,我都相信着总有一天,它们会被派上用场,让我将他们发挥出来,只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从而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
5、
《倚天屠龙记》里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桥段,说是武当门人遭遇不测,张无忌来救场,但是他不会什么好的招式。武当的一个长老就临时教他。张无忌是学一招忘记一招,可偏偏武当长老说他悟性很高,已经学会了。然后在打斗中张无忌确实展现出来了武当的风采,果然不出长老所料。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最开始,我们所读的书是零散的片段,连自己都觉得看完就忘了,但慢慢的那些片段会逐渐增多,然后你通过你的思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出现在你脑海。你需要的时候,自动翻页,随时都可以调用出来。
同样的也会有人反驳说,我们终生所学的,都是注定会忘记的呀。
可是忘记就忘记了嘛,我们学会了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我们曾经记住过、拥有过,知道这些改变过你的东西就足够了。
6、
学者朱光潜说过: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我相信读书便是我寄托心神的东西,它或许没有让我变得更好,但是至少阻止了变得更坏。
也正因为这样,在我依旧不知道读书有没有好处的时候,能够继续的坚持地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