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14年年底进入国内独角兽互联网医疗公司工作,中间去了医疗智能硬件公司,到2017年年中决定彻底离开这个行业,一来一去,两年多的日子。
两年多时间对互联网来讲算是长了,但是对医疗来讲一点也不算什么。
在此期间,我见证了互联网+医疗产生的化学反应对中国民众带来的便利,比如说:
一、挂号效率的提升
以往起早贪黑去大医院排队挂号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用户可以通过网上的挂号平台、线下挂号机、手机、电话等多种方式挂到号。
二、医疗资源实现了一定程度上对合理分配
对大医生来说,通过网络筛选精准用户,可以提高他们的门诊效率,也能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临床手术和科研。
对小医生来说,网络增加了他们号源的曝光,使得原来线下对他们非常不利的马太效应得到了改善。
三、小病小痛有了咨询入口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其实只是想找个专业医疗咨询入口,来缓解焦虑,以往更多地只是问度娘,线上医疗咨询让这部分用户的焦虑得到了专业的安放。
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往大去讲,互联网医疗更多地是实现了医疗信息数据化,医生开药、药房配送、用户健康数据这些本来相对孤立,但又息息相关的数据得到了联合,通过HIS系统的数据存储,用户实现了健康档案的建档,并由此产生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如分级诊疗、LBS医疗资源推荐、精准医疗、线上处方、医药分离、医药保健品广告精准营销,甚至向上影响供应链,规划药品生产,帮助卫生部了解国民健康状况,从而推动中国医疗政策改革。
可以说,在行900多天,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我还是觉得自己确实在做着为国民带来实际利益的大好事,觉得自己屌屌的。
但为什么我选择了离开,跳到了一个跟医疗完全没关的行业呢?
首先,还是自身性格原因,我是一个没有动作也要制造假动作的急躁份子,而互联网医疗是个温水煮青蛙的慢性子,我们真的不合适。
其次呢,就要讲讲我在这900多天感受到的互联网医疗难点。
讲这些并非散播悲观情绪,而是希望给还在这个行业的前辈,和后来的勇士一点参考信息,希望你们能继续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事业发光发热。
以下是我作为一线员工,感受到的互联网医疗难点。
第一,信息孤岛情况依旧存在
前面讲到了伟大的HIS医疗系统,实现了门诊、医药、患者信息管理,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实现了医院-医生-药房-患者之间的闭环,相比以前医生靠手记录患者病例来说,简直是医疗界的工业革命。
然而坑爹的事情就出现了。
(一)在中国,医院的KPI不是看了多少病人,或者救了多少病人,而是实现了多少营收。
这就导致了医院和医院之间其实是竞争关系,也就间接导致了患者数据并不能实现院院流转,转院了,检验再做一遍吧,过往病史靠着患者带着以前的病例去给新医生看,顺便再补充一些自己从上个医生那里听来的一知半解的疾病名称。
这对于患者来说,不仅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更严重的是疾病信息可能会扭曲、失实。
(二)医院数据存储空间有限,患者信息存储时间不长。
几年前我曾在家乡一家三甲医院听科主任说,他们医院的患者数据仅存3个月,然后就永久删除了,因为患者太多,数据太多,放不下了。
(三)各家医院医生诊疗手段、检验手段尚未实现标准化
这就意味着,在A医院照的X光片,如果转院到B院,医生也不敢保证这个X光片是完全靠谱的,可能会因为操作者姿势不正确,仪器清晰度不够等多种原因导致误诊,比较简单的方法嘛,就复查一遍了。
所以说很多患者会吐槽医生黑心,明明刚刚拍的片却不用,非要再拍一次,其实也是医生的无奈之举。
其实上面讲到的更多的是患者经济上的损失,但是患者健康数据碎片化其实上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上面讲到的很多互联网+医疗的想象其实就是建立在有完整医疗数据的前提下的。
于是很多公司尝试着自己建立医疗数据档案,遗憾的是,这些档案还是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不被正规医疗机构认可,不过以我浅薄的医疗知识来看,确实离正规还有十万八千里。
二是医疗信息需要患者手录,参考价值不大。
三是信息采集量、覆盖指标远远不够,离健康档案的差距非常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