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之皮,素丝五紽[tuó];退食[sì]自公,委蛇[wēiyí]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yù];委蛇[wēiyí]委蛇,自公退食[sì]。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zōng];委蛇[wēiyí]委蛇,退食[sì]自公。
羔羊之皮,即皮衣或皮帽。
素丝,白色的丝线。
紽,本意指两块皮缝合处,这里是量词,指丝线的数目。同“緎”和“总”。五丝为一紽,四紽为一緎,四緎为一总。素丝五紽,是指用白丝五紽作为羔裘的装饰品。
退食自公,诸侯或官方宴请卿大夫,宴后退席。公,公家、官方。食,公家公卿大夫之常膳。
委蛇,同“逶迤”,迂回行路,舒缓安详、悠闲自得的样子。
缝,缝合之处。
『诗经故事』
这首《羔羊》是《诗经·国风·召南》第七篇,也是《诗经》的第十八篇。《羔羊》篇是赞美卿大夫德行高尚的诗。
只有德配其职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本诗三章意思相同,只为换韵改了几个字。每章前两句表明大夫的身份,后两句赞美大夫的风度。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委蛇委蛇”,要知道一个为民办事的官员,只有将公事办好、无愧值守时,才能表现出如此闲适安然的模样。
而这种现于神情上的风度,与大夫“羔羊之皮”的外表风度里应外合,让人看了便愈加敬重与仰慕了。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