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我有个同学得了抑郁症。毫无征兆的,没有理由的,就要回家休养。看了心理医生,也顶多是开了两盒药,吃完说是感觉自己好多了,但整个人的状态看上去还是一样糟糕。
另一个高中同学的情况是,从小优秀的很,作文当年在班里被语文老师夸是走“犀利幽默”风的。那时的她,很会抖机灵,也很有人缘。大学4年后,她还是会偶尔在微博里发一些自己的近况,但满满都是绝望和迷茫。23岁,已对生活失去信心。
我自己呢,初中以前是我妈监管下完美的试验品。高中以后,学的东西难度加大,考了几次分数不理想。我妈急了,把我从外地的学校转回本地高中,每天盯着我学习,压力太大,开始自闭,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啥。
我们三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从小的我们什么都不用考虑,只需要跟着学校和家长的安排,提升成绩,每天念着盼着“高考结束就好了,上了大学就好了“。最后,考好了抑郁了,考不好更抑郁了。
上了大学以后,也不是从前以为的那样,什么都好了。身边大部分人都是一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而活”的状态。做一件事,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能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
而这种状态又似乎早已成了群体通病。这个群体的病人也都是看到其他人也这样,然后给自己一种安慰,一种能继续生活的安慰。
现在来看,在这背后,其实能够看到的是被糟糕的教育压坏的一代。
中国社会,学校和家庭经常这样做。
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想要并能够好好的学习和提升,不相信小孩子能够自己克服很多阻碍,不相信小孩子懂得分辨好坏。
于是滥用自己的权威,过分管制。因为他们深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重要,只有不断的让他们按照成人自己的想法走,才会往好的方向走。
比如:
学舞蹈学乐器对你的成绩没用;
敢谈恋爱,打断你的腿;
头发帘扎起来,太挡眼睛,看着不精神……
其实,很多父母并不真的懂他们的孩子。他们也并不想或者说并不愿意去懂孩子,他们只是自认为比孩子更懂社会。
于是表面上仗着为孩子好,不顾一切的压制来自孩子的声音,实则是不信任。
越不信任,控制的越强。
但控制的越强,小孩子从生物本能上感受到了侵犯,一种精神侵犯,年幼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小小人只能用各种方式去对抗这些来自成人的教条和说教。
但时间久了,有的还是被完全驯服了,像动物园的野生猴子一样学会取悦人类,成了“听话的好孩子”;
有的完全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说不,只知道要拒绝掉所有的建议,哪怕真的是良言,这样才能让自己不那么害怕,然后变得叛逆有攻击性;
还有的,带着少部分叛逆和迷茫,浑浑噩噩的长大,脱离了学校和社会,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似乎只有别人推一下自己,才能往前走一步。
极端叛逆的,会被社会认定是一种病,然后把他们“隔离”掉,因为他们是危险的。但完全听话的,更可怕,起码有一点叛逆和挣扎的证明他们内心还有一部分自我在坚挺着。完全听话的,已经完全失去了感觉,无法感知外界,无法感知自己的欲望和动力。
我想很多人都在深夜,看着路灯,问自己:
我究竟想做什么?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要的是什么?
我该怎么做?我是不是不该如何如何?我当初要是怎样怎样……
最后,无果。
绝望的放弃自己。反正无论生活怎么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渴望改变又不知道从何入手的他们,变成了商业社会的韭菜,任人宰割,相信“15天速成英语”、“7天从写作小白进化为大神“这种商业快销产品能够帮助到自己。
但人嘛,一旦走了捷径,捷径很快就变成了唯一的路。
那么,如何避免做一颗韭菜?
找回感知力。
而如何找回感知力,我会在下篇文章赘述。希望这篇能够帮助你解开一点心里迷惑。
我是果果,希望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