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亏钱

从上面的表格发现避免亏钱,且稳定比银行2%的收益率才是能尽量累计财富。
宁可少赚,不能亏钱。
二、提升认知
1. 主动学习
多看书、听播客、读新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2. 独立思考
不要人云亦云。多向下问几个为什么。
3. 跨界理解
多接触不同的领域,会帮助建立更立体的世界观。
三、风险常识
1.警惕“不劳而获”的陷阱
2.警惕电信诈骗
3.避开高风险投资行为
4.警惕“超高收益”陷阱
5.远离ST股
6.警惕过高的自我认知
7.“赌徒心态”
8.“追涨杀跌”
9.“借钱投资”
四、投资的不可能三角
安全、高收益、随时可拿回
五、黄金比例
1.塔底六成。安全第一,随时拿回
(1)存银行(活期或定存)
(2)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低风险型,货币基金或债券)
2. 塔腰三成。以稳求进,锁定收益
相对安全、不能随时拿出、收益略高的产品。比如长期保险。
3.塔尖一成。追求成长,接受波动
六、选对好公司的九字箴言
好行业+好公司+好老板=真正值得投资的机会
好行业:成本低、利润高、周转快,也就是高复购、低渗透。高复购指的是这个行业的用户购买的需求量大、频次高。比如咖啡、茶饮、零食等。低渗透值得是这个行业目前各企业进入率还比较低,竞争不激烈,现有企业还有足够的成长性空间。
苦行业:低复购、高渗透。总要不断找新客户。
好公司:高渗透的饱和行业,因为企业家进行科技创新,颠覆行业,也可以变成好行业。好的科技公司能帮助产业升级,帮助各行各业产品升级的科技公司就值钱。
好老板:通过他的公开演讲、著作等判断其战略眼光与格局。能引发感动、敬佩与认同感的领导者更值得信任。
思考:例如手机行业的苹果。
1.判断一家公司好不好,不能只看它现在的利润,更要看它所处的行业的结构性优势。
2.热门≠赚钱,比速度更重要的是判断“这个赛道还能跑多久”。
3.市值便宜≠投资安全。要分析资产质量、现金流能力、盈利能力等核心基本面。
4.投资不仅是眼光的较量,也是心态的考验。长期持有好公司。
七、破产信息茧房
1.带入用户视角,看别人怎么选产品
我们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不喜欢。别人愿意花钱的地方,就是我们该关注的地方。
2.靠公开信息也能找到投资机会
淘宝、京东上的某类商品销量排行
小红书、抖音上用户对于某个商品的反馈
公司官网上发布的产品信息
招股说明书、财报里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的数据
世界上并不缺信息,缺的是愿意认真看信息,正确解读信息的人。
3.应急性产品,线下更有优势。
思考:例如便利店
不靠内幕消息,靠用户视角+公开信息+正确认知,靠对公开信息的深入理解与独立判断。
八、什么人适合做投资?
两种特质:
1.天生的机会发现者,总能穿透问题的表象,看到其背后隐藏的机遇。
2.坚定的乐观主义者,内心深处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并对卓越企业的潜力抱有近乎信仰的信念。
普通人看到的是问题,投资者看到的是机会。
九、投资入门问题:
1.理解商业模式:看懂一家公司如何赚钱
2.评估持续性:想清楚这家公司是否能持续赚钱
3.估值分析:判断它现在的股价是否合理
4.长期持有:更重要的是,愿不愿意为它“持续浇水”,等它慢慢长大
学投资从身边观察开始,身边人都喜欢什么。分析常去消费的品牌,研究APP的盈利模式,关注身边企业的用户需求满足能力。
投资的本质是赚企业成长的钱,而非短期价格波动或者信息差。
认知才是护城河,企业才是真正的伙伴。投资不是投票,是合伙。
十、判断好公司的标准
1.你行他不行——高门槛(技术壁垒/专利/网络效应)
2.你强他不强——溢价力(毛利率/用户愿付溢价)
3.你复他不复——可复制(扩张速度/模式可复制性)
4.你轻他不轻——轻资产(固定资产比/ROE)
5.你好他不好——品牌力(品牌认知/搜索指数/NPS)
十一、拿住一家好公司的关键——实地调研
用心问、用耳听、用眼看、用脚走
选对方向、把钱投进去、耐心持有很久、让时间和复利帮你赚钱。
赚企业成长的钱,而不是猜涨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