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书中一个故事,让我很有触动。
书中说到,作者来到南方城市讲座,去到一寺庙,看望寺院收养的孤儿。看到一对善心夫妻来捐赠二十几床棉被,没说几句话,便匆匆离去,师傅感慨,说到:希望你们来,不是代替他们洗衣做饭,而是教会他们自己去做;不是给他们各种诱惑污染他们的心,而是传播善知识,让他们承担起他们自己的人生功课。
寺院的孩子虽然几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疾:兔唇,脑瘫,身体畸形…,但是,他们都眼神清亮,欢声笑语。
在师傅眼里,没有"健全"和"残障"区别,每一个孩子都是被尊重和接纳的完整生命。
这里的孩子虽然身体残障,但是心灵的满足度和内在安全感很高。
我们常常对自己与他人怀着"不够好"的心态,总是妄加改造之心,于是便引起他人与自己的不适。
从前,无论是学习成绩,工作职位,收入,我都会不自觉的跟身边更好的人比较,一直没有成就感。
在我的潜意识中,对自己有"不够好"的想法。
一直处在不自信又不行动的状态。
直到读到九边的《向上生长》,里面说到,接受自己与孩子的普通,付出足够的努力,制定最小可执行目标,坚持去做。
因为你很普通,所以没有足够多的付出,积累,没有成就是正常的。
想要有所成,那就努力做,坚持做一件事吧。
接纳自己的平庸,然后默默努力,坚持行动,静待花开的那天,惊艳自己与他人。
抱着接纳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学习,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从前,一道在我看来很简单的数学题,孩子不会,我不能理解他为啥不会做,多说几次,他还不懂,我就会认为是他故意装傻。然后就着急,生气。
接纳孩子的状态后,我会觉得,人的理解能力有强弱之分,无法强求。会做这道题是结果,不管做几次,最终能做会就可以。一次两次还不会,那就多做几次。
觉察是行动的开始。
生活工作的每时每刻,当我们有所觉察,那个当下,出现了不接纳的情绪,那太好了,当你有所觉察的这刻,就是改变的开始!
当我们逐渐接纳自己,就会看见自己的小进步,更喜欢自己,内在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大,安全感也会越来越多。
当我们自己的安全感足够多时,就可以逐渐影响身边的人,给他人营造安全的氛围。
让我们一起从接纳自己和孩子开始,建立安全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