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医院,特别是住院,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医患关系。
不知是现在的医院真的是注意加强了医风医德的教育,还是社会上太多医患矛盾极端事例爆发的有所影响,反正我是觉得现在医院里的医生且不论医术医德如何,态度确实都是挺好的,不管怎样这总归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现今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的情势下,这尤其显得重要。
在我们刚办理入院时,就有好几张纸上要家属签字,基本上空白横线上是啥还没有填就签上了家属的名字,因为是“都要签的”。几张纸上的具体内容都没来不及看详细,就匆忙把名字签上以确认未知的内容,我有些担心:这是先签字后填空吗?没毛病吗?算了,还是不想多了,不是大家都要签的吗?约略中扫了一下各页纸的标题,其中有一项好象是关于不拿送红包的,冲着这张纸,其他的签着也顺心多了,好歹也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吧。
住院病人中话题说的较多的除了病情外,就是哪床的医生如何如何,哪家家属找了熟人医生办事熟络些啦,哪家是一头黑门处处跑得辛苦,哪位护士打针技术怎样怎样,哪位是新来的,哪位是老练的,青壮年病人倒还无太所谓,碰着小孩和高龄老人那还真得找着那老练的护士,否则一针不准,立马手就青肿了起来。
在病房陪护的几天里,看到医生们、护士们虽也有些不到、不足之处,但他(她)们也确实是很辛苦的,如同病人怕得罪医生、护士一样,他(她)们也同样怕碰到蛮不讲理的病人及家属。彼此间的不信任感时时会出现,比如关于是否过度检查问题,关于治疗效果如何,关于住院的各项费用问题等等,因为医患的角度不同,也因为彼此信任感的缺失,疑虑和矛盾总会存在。
以前年少时我对医生有一种过高的期待,总以为医生就应该能治好大多数的病,且不会也不能在医疗过程中犯错。随着年纪渐长,见多了世间的种种意外和无奈,冷静想想很多事就不得不释然了。因为医生是人,不是神!不通过各种检查也确实无法判定病情,即使做了各项检查也未必就能确诊和治疗,更何况现在的很多医生感觉更像是一种匠人。我有个也许是浅薄的看法,有时会觉得医生也就像木匠、裁缝或雕刻技师一样,也会有做砸手艺的时候,像做会计的算错帐,像平常生活中人们烧菜时拿错了盐罐子和油瓶子,失误和犯错从客观上来讲是属于人之常情,在所难免的,区别的是事情发生的概率不同和后果的严重与否。而医生这样的职业,对于病人及家属来说,即使仅仅是医生们偶尔的小小失误也会导致患者及家属百分之百的痛苦和悲哀,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量更是让这种失误和犯错的几率加大!看来病人把自己交给医生,除了病情的迫不得已,同时需要的还有对医生的信任和对医疗风险概率的承担,而医生的修心修性、积德行善更是在加强医术之外对失误和犯错风险降低的重要保障!
病人离不了医生,医生也会成为病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许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唯一途径!但愿医务工作者们能如同对待亲人般对待患者,若是如此,相信患者也更能理解并接受一些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吧。或许我们还需要时间来修复和重塑医患之间的这种信任。
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如果白天用它的光明无私地来照亮充满期待的黑夜,而黑夜用热情和信赖给以回报,那么会不会眼前的黑就不再是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