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间的流年里,回首来时的路,内心平静安然,这些年我能感觉到自己越活越有力量。如果我在大学时没有修满孤独这门必修课,我想我现在的内心还是很慌张的。正是那些年的孤独让我积攒了足够对抗琐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大一的时候,六个人一寝室,学校规定不允许带电脑,我现在特别怀念那段没有被网络媒体大肆侵占的岁月,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特别真实美好。一群人每天想着法子寻开心,大半夜地给室友过生日,疯狂玩自拍。夏天六个人蛰伏在寝室开着空调享受,看剧玩游戏,各自安宁。那时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会聚餐一次,饭桌上疯狂抢食,消灭食物的速度让饭店老板娘咋舌,为了不毁形象,每次我们都是订包厢。
记忆最深的是C同学,每天晚上我们都是伴着她的吉他声入睡的,那时我还跟她学了,弹会了好多歌,不过她求学英国后,我也没再练了,也就那样荒废了。C是杭州人,每星期回家都会带好多零食回来给我们吃。记得有一次我们吃零食吃到凌晨1点。第二天上课的时候,C睡着了,老师问,怎么昨晚没睡好?C睡眼惺忪地说,昨晚吃太饱了,撑着了,睡不好。惹得哄堂大笑,这女孩真的太可爱了。
❤️
那时六个人一起逛学校后门的“垃圾街”,一起吃饭,一起上课,大学生活就那么简单快乐地过着。
然而到了大一下学期,事情开始发生变化。也许“背叛”的是我,因为我开始独来独往,其实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原来女生不合群会招惹那么多麻烦。
因为当时课比较少,其余时间都需要自己安排。我总觉得如果就那么稀里糊涂、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心里特别慌,我得让自己学点什么东西。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外校的书店认识了一个学长,那时我在买有关中级口译方面的书,主要想了解一下相关信息。学长说自己也想考,然后我们就聊上了。再后来他帮我联系上他们学校大三英语专业的口译课。于是我便开始每周二早上乘公交到外校上课,那时心里满是求知的欲望,特别昂扬向上。现在想起来,每周二早上的阳光都很好,我就这样踏着阳光,带着对口译的好奇和憧憬在外校做了半年的旁听生。
期间认识了一个学姐,英语学霸,为人却极其低调。她在大二就直接报考高级口译,并且顺利通过。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时不时地粘着她,问她怎么学好英语的。我总情不自禁地夸学姐说“你好强哦!超棒,我要向你学习!” 后来学姐严肃地说“问我问题我很欢迎,就是不要夸我,我最受不了别人夸了。” 也许她觉得我太恭维了,其实我是出于真心地佩服。直到后来才发现真正的强者都是默默努力着,并且是虚怀若谷的。
❤️
有一天我正在外校上课,隔壁寝室的同学W突然发短信给我说,最近看你老是一个人,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啦?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说哦,我真心地希望能帮到你。直到后来我才后知后觉,在这没有太多利益冲突的大学里,大家都是靠嘴巴伤人,就算你不说别人,别人也喜欢说三四,毕竟无聊的人还真的蛮多的。这些人自己游手好闲,还喜欢拖人下水。
我看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什么状况。回校后W跟我说,你的室友都对你有意见。记得那时在寝室,室友们都在,只听室友Y骂骂咧咧地说,朋友是用来卖的,亏我们还把她当朋友。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她骂的就是我。其实这事完全与我无关,是Y与W之间的问题,什么Y听说别人说她说W的坏话啦,然后Y就怀疑我了。Y那时还写日志公开骂,连他男朋友都找上来了。我当时特别无助,但又不喜欢解释,其余室友要么中立要么站在Y那一边,Y说这事没完,一定要调查清楚,说得自己极其委屈。
后来Y和其他室友说起已经找出那个挑拨离间的人了,就是那个W。但每次我一回寝室,大家都不说话了,谁也没再提起过那件事。直到毕业,我都没有等来那一句“对不起,当初错怪了你。”
那段时间,我整天屁颠屁颠地跟在学姐后面,一心准备口译考试,整天窝在自习室和图书馆,为了练习口译,我还经常跑到车库,因为车库经过的人少,又可以大声朗读英语。我带着耳机,边听英语边录下翻译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译文给自己打分。那段时间,我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孤独,就算站在人群中,我整个人的状态都是游离的。
比起“不合群”,我更喜欢用“孤独”这个词,因为这是我主动选择的。那时候经常有同学跑来跟我说,其实我很喜欢跟你在一起的,我觉得你很好啊,就想不通她们为什么老说你不好。我无奈地笑,不作任何回答。
事情的转机是在大二下学期,综合英语课上,老师鼓励大家可以去考中高级口译,对英语学习突破非常大。你们可以向考过的同学取取经,大二就过了高级口译,还是非常不错的,然后老师报了我的名字。当时全班同学齐刷刷看向我,眼神里有羡慕,有敬佩,但更多的是惊讶。
突然之间,我好像成了特别“受欢迎”的人,好多有意向考口译的同学向我咨询报考渠道,参考书籍以及学习方法。最讽刺的是,那个让我背了黑锅的W,有一天下课后热情地挽着我的手臂说,专业口语考试我们一组呀!老师说总分取最高分那个。当时的我是只弱鸡,害怕和人起冲突,什么话都憋心里,即使憋出内伤也是强颜欢笑。后来我花了很多年才学会拒绝。
自那之后,我算是彻底摆脱了那些流言蜚语的漩涡。每次有其他同学来寝室找我,看到我不在,总会说句,肯定又跑自习室学习了。每当室友之间闹别扭,总有同学替我辩护:“她太忙了,哪有时间去说你们坏话?”
我受过气,流过泪,背过黑锅,才明白,其实孤独才是大学的必修课,且不能缺席。一旦逃课,日后你要花更长的时间甚至更多的代价去修满这个学分。
在那些主动选择的孤独时光里,你会遇见频率相似能量共振的人,当你发现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很久的时候,你早已将那些聒噪的人群甩在身后。
其实当时的我也是很惧怕孤独的,也很在意身边的人说我不合群,但当我用无数个孤独的日子置换来硕果累累的收获时,我突然变得有底气了,内心始终有一种力量牵引着我向上,我没办法再安于现状,而那些讨厌的声音不知不觉中也停止了。
然后你会发现,当你努力奔跑时,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真的。
正是那些年的不合群,让我不带遗憾地毕了业。当我带着这份“敢于孤独”的勇气踏上社会走入职场时,我并没有显得异类。格子间里的人群都忙于生计疲于奔命,没有人在乎你是否孤独,大家都是共同合作去完成一件事。其实前进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只是形态各异。
那些曾伤害过你的人,你不一定要原谅,但一定要放过自己。然后好好谢谢当时的自己,谢谢她勇敢地选择做自己认为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