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听得到新出的大师课——《中国史纲》。在此要为施展老师看待中国历史的独特视角喝彩,从一个更高的维度俯视中国历史的演进,真心刷新读者的认知!当然,极其罕见的讲述功力也是一个加分项,总之,推荐!哈哈!
而我今天要分享的这个观点是听了今天的课程后得出的。相信每个曾经学过《出师表》的同学都记得这样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当时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觉得“亲贤臣、远小人”或“亲小人、远贤臣”是君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这样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为西汉的皇帝们都贴上“明君”的标签,而给东汉的皇帝们都贴上“昏君”的标签!
然而,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难道西汉的皇帝没有一个“昏君”吗?难道东汉数位皇帝中一位“明君”也没有么?或许历史会有这样的巧合,但很难去解释“整个西汉”都“亲贤臣、远小人”,同样很难解释“整个东汉”都“亲小人、远贤臣”,不是吗?
的确,在汉朝的开国皇帝中有做出非常耀眼的政绩——“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以及以雄才大略著称的汉武帝,汉朝初年高效的官僚体系离不开几位伟大的君王。但事实是什么呢?汉武帝雄才大略的政绩背后还滋生了一个当时没有人留意到的副作用——豪族群体。而到东汉的时候,豪族社会已经相对成熟,豪族之间相互通婚、联合,一起对抗君主。君主已经很难从豪族们控制的社会系统中寻找到站在自己一边的“文化人”,只能“被迫”任用需要依靠皇帝的认可和赏赐生存的宦官群体。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君王、豪族、宦官相互对抗,被君王任用的只能是被豪族们称为“小人”的宦官群体。
所以,很多事实都是主要由当时的具体情境决定,而非当事人的主观价值取向决定。这对我们看待很多事情又是一个新的启发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