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的不多的产品书籍中,最小而美值得一读再读的,我认为有两本:一是用户体验要素,二是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这本书重新定义了我对简单的认知。作者提倡的并非极简主义,而是有自身特征和个性、能让用户流畅完成任务的朴素的设计。简单是去除多余的不必要的元素,而加强对关键元素的强调。譬如在设计一个椅子时,我们不是不要装饰或者抛弃对外观的追求,而是通过对椅子的形状、质料这些关键元素的设计和组合,来完成一个朴素又美观的设计。
先说结论:
交互设计的优化四策略分别是:删除、隐藏、转移、组织。
1. 为何简单如此重要?
如果是几个月前的自己,那我一定最先想到的答案是:美观。在做这一行之前认为一个产品的外观是个了不得的大事,如果一个APP做的太丑,那么它就直接去死好了。真正进这行之后,发现产品的颜值真的是很小的事。
比起颜值来,更重要的,能决定产品生死的,是能否为用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每个人在付出同样多的成本时,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功能。这也使得太多的厂家为自己的产品堆砌了许多花里胡哨,然而并无卵用,就算有致命大BUG都没人发现得了的功能。这些功能短期内会在同质化的市场里,让产品得到更多青睐,但是从长期来看,堆砌功能是致命的。
首先,不要想着放一个功能试试水,如果不行就撤掉。如果加一个愚蠢的功能会带来5点的伤害值的话,删除这个功能就可以带来10点的伤害值。没有人能接受已经到手的东西被剥夺,就算是一团垃圾。删除任何功能都会导致用户激烈的反抗。而这样不断的添加功能,不仅会使产品变得庞杂累赘、还会使代码维护成本不断上升。这就好比登山的时候背着一百斤的装备,丢了吧舍不得,背着吧,沉死。
其次,用户是不讲理的。在追求功能的时候当然追求越多越好,这是人性的贪婪。可是在功能太多影响他们正常使用流程时,他们会非常轻易的变得愤怒,从而抛弃产品,转投一个更加简单产品的怀抱。
2.简单为谁?
一个产品在设计时,至少应考虑到三种人员:程序员、销售、用户。我们的简单是为了用户。而这个简单有可能会使代码量激增,有可能会招致销售人员的反抗。但这都是追求简单要付出的代价。这个时候产品经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要在这三种力的作用下,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不能追求成本低而将工作量转嫁给用户,当然也不能因为过度追求细枝末节的完美,而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3. 对产品的思考
在开始设计前要先设定限制条件——要设计什么,有什么设计原则吗?
思考一个产品最好先给自己讲一个故事。用这个简单的故事来引导自己思考,在评审会上也可以用这个产品说服别人。
这个故事有三个部分,人、地点、行为。(即角色、场景、故事)
3.1 角色
三种用户:主流用户、随意用户、专家用户。由于专家用户追求精确的操作结果而不在乎过程的复杂性、并且常常在意的是主流用户所不在意的功能,所以专家用户的需求应该被后置考虑。而随意用户人数比专家用户稍多,对新功能有一定的探索意愿,却有比主流用户更好的忍耐力。所有的产品都欢迎更有忍耐力的用户,可是却不能按照有忍耐力用户的需求来设计。
因此,结论就是——根据主流用户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
3.2 场景
用户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产品,对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典型的如:地铁、办公室、家里。
3.3 行为
从头到尾不要遗漏的描述用户的行为。
4. 方法
略。
:-D具体展开方法之类的没意思,就那四条,共八个字,在动手做产品的时候,心里默默记着,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