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第一印象
我们都知道马爸爸在成为中国首富之前,经历过相当惨淡的一段时间。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大概就是长相“清奇”的马爸爸去KFC面试时,同行的23个人都被录取了,只有他一个被刷了下来。
或许是担心马爸爸的形象会影响当店的销量和人气,心疼马爸爸1秒。
像马爸爸这样胸中有丘壑,心中有内涵的厉害角色,为什么人近中年才开始逆袭,我想如果上天能给他一个好一点的外貌,搞不好真的能少奋斗10年。
002
图像的重要性
如果要你给一个客户讲解一些概念,而对方以前又没有接触过,直接照本宣科无异于给对方念天书,这个时候图像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部日剧叫做《龙樱》,讲述的是一个老师带领一帮笨蛋考上日本最牛大学—东大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十分深刻: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什么是摩擦力。
完成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摩擦力是什么,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摩擦力就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即使你早已学习过这个概念是不是依然觉得这个解释十分的拗口?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本上给出的图像解释,这个时候老师跟我们说,摩擦力就是绿色的箭头所代表的力,是不是觉得容易理解多了。
而《龙樱》里的学生可是一群笨蛋啊,这样的图像依然无法让他们理解,于是老师给出了下面这个图,一个小孩在滑滑梯,滑到一半裤子滑掉了,这个把小孩裤子滑掉的力就是摩擦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解释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好能画一个示意图,如果一个示意图不行,那么就来一个生动一点的示意图吧。
003
讲故事的重要性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律师,要给一个惯偷辩护。
这个惯偷说,他没有偷对方的钱包,只是因为自己的钱包跟对方长得很像,于是不小心拿错了。
于是,他的辩护师给法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小的时候,家里养了一只狗,有一天他嘴里叼着邻居的兔子跑了回来,而这兔子已经死了。
我担心自家狗狗受惩罚决心隐瞒这件事,于是把兔子清洗干净偷偷的送回了邻居家的兔舍里。
谁知第二天邻居闲聊时说起,他家的兔子前段时间病死了,明明埋在了山里,不知道哪个神经病把兔子洗干净又给送了回来。
就像我误会了我家狗狗咬死了邻居的兔子一样,我们又怎么知道并不是误会了我的当事人偷了对方的钱包呢?
最终这位辩护师成功的为他的当事人进行了无罪辩护,而过程中的这则故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时候烧脑的逻辑性陈述比不上一个简单却引人共鸣的故事来的有效果。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如何获得对方的认同的3个要点,它们分别是:
1、第一印象
2、图像的重要性
3、讲故事的重要性
核心概念出处--《感召力》西蒙・兰卡斯
感谢,猫叔创办的公众号—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这里每天清晨06:30会更新一本好书的精要介绍和要点分析,如果你想要增长见识,却又没有大把的时间读整本书,这里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