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今年感恩节,却是张哥在公司的last day。我和同事们一起聚餐,为老领导送别。一家美企,把员工的离职定在感恩节这天,真是黑色幽默。
我们当年都是张哥招进公司,手把手培养起来的,用张哥自己的话说,每个人都是他精心挑选和调教的,如今已经能以一当十了。
三年前,张哥去了全球技术支持部当director(总监)。今年,公司把中国的技术支持部门迁到新加坡,员工如果不愿意随迁,就只能被裁员。张哥觉得让老婆孩子跟着去国外太不现实,就无奈选择了被裁。
张哥是公司的“忠臣”,没毕业之前就在这里当实习生。在公司二十年的时光,从工程师,到中层主管,再到总监,张哥不仅步步高升,还像螺丝钉一样任劳任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张哥一直都很知足,他觉得可以用踏实勤劳换来稳定的中产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包括张哥自己,从未有人想过他会失业。然而天不遂人愿,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近几年来不断被土狼一般的民营企业蚕食。今年,总公司痛下决心,裁减了中国的部分业务。
没想到,从学生时代就一路优秀的张哥,现在工作对他来说却是一件迷茫而艰难的事。想去其他公司,但又要维持现在的体面生活,可以选择的对象并不多。面对今天的窘境,张哥此时此刻无尽惆怅,而在座各位,都只能尽力安慰,却不知该怎样帮他。
这天晚上,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尴尬。
以前的每个感恩节聚餐,都是大家乐乐呵呵地举起酒杯,先干一口,再听张哥分享业内八卦和最新技术动态。今天,大家心照不宣地沉默了,因为我们都在忧心,张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02 -
张哥不知道的是,在他被裁之前,我已经开始准备跳槽了。
外企在中国的衰落是大趋势。索尼、日立、IBM、通用,这些高大上的名字如今已然星光黯淡,人们更习惯于美的、格力、阿里、微信、联想。这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好事,却是一大批外企中国员工悲剧的开始。
就在上个月,我参加了一家著名国内互联网公司的面试。
没有电话面试,也没有笔试,主管一开口就让我聊原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策略。
原来我已经这么高端了?
可没谈十几分钟,主管就说:“我就实话实说吧。。。。。”谁都知道,这是礼貌地表达对我的拒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一种鄙视。
主管说得很实在,他们公司是先招人,再分配岗位。对于年轻人,要求聪明、能力强,但对于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则要求他掌握了业内先进的思想,然后给部门业务指明新的方向。
所以主管已经不必用笔试来调查应聘者的技术背景,而是直接看你有没有更好的想法。
且不说老迈的外企测试流程已经不能满足新兴互联网产品的质量保障,更让我难堪的是,在我这个工作年限,本应该掌握更深一层的思想,而非简单的底层技术,这些都是年轻人干的事。
- 03 -
周日晚上,我接到同学小星的电话,问我公司里有没有适龄的年轻小伙。
“你小子也帮人找对象了?”我惊奇地问。小星可是出了名的技术宅,自己都是年过30才有初恋。
“听我说完”,小星打断我,“要懂java和linux的”。
原来小星在为自己的公司招人。
“不错啊,你的公司还没死呢?”我半开玩笑地问他。
小星两年前就从公司辞职,跟几个朋友合伙接项目。为这事,小星动用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跟老婆差点闹到离婚。没想到经过两年的煎熬,公司迎来了转机,现在不但有了充足的资金,还要扩大规模。
同学们谁都没想到小星这个典型的技术男竟然当起了老板。小星总结自己,没有别的特点,就是很2!只要认准的事,不管是钻研技术还是创业,都是头也不回地扎进去。以前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小星,现在不仅巧舌如簧,还跟工商、税务、物业的人称兄道弟。
我问他,你在上家公司干得还不错呀,怎么铁了心要当“反贼”?
小星笑笑说,你没听说过这句话吗?职场如青楼,不许见白头。
那些45岁遭遇职场危机的人,罪魁祸首是谁?你以为是公司无情吗,最大的罪人就是他们自己,就是自己35岁左右的规划。
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都有没落的时候,那些被裁掉的白领们,可能一直都在踏踏实实地低头耕耘,但有一天等他们抬头,却发现自己的领地早就被别人蚕食殆尽,而自己多年来积攒下的技术已经过时了,在别的公司根本派不上用场。
别看我现在干得好,总有退役的时候。100个人里面,最终能升上去的能有几个?可你见过50岁的程序员或者跑市场的吗?剩下这些人怎么办?自己凉拌(办)去呗,公司又不是你妈,谁替你操这份心?
小星在发了一通感慨之后,转而对我狡黠地说:
你不是说过,上天会用最严厉的方式去惩罚那些不读书的人吗?我今天要把这句话改一改送还给你,上天也用最毒的方式惩罚你们这些读书好的优等生。毕业后工作的前15年,你顺风顺水,一年小进步,三年大进步。这其实是在把你往绝路上引,等你40多了,你的进步曲线就断崖式结束了。而最可怕的是,这事还没人告诉你的,只有1-2%的人进入管理层可以幸免。
你也别怪天怪地,谁叫你头十年里拿着高人一等的工资还不自省呢?真当自己一辈子都有饭吃吗?
- 04 -
听了小星的话,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
像大多数老实孩子一样,我一直秉承着父母那一代“只要踏实工作,总能有饭吃”的理念去生活,终有一天,我才发现生活正以极其狰狞的面孔窥视着我。
每次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发现当年的学霸们都在老老实实地上班熬资历。拼着买单的,却是当年学习一般但特会“来事”的人精。
所以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学霸们在社会上不能延续学生时代的辉煌?
读书好的人基本只有一种发展路子,进个好单位,起薪高,光鲜亮丽,环境舒服,前途貌似很好。但是,当熬到35岁了,95%的人就开始走下坡路,没什么发展了。而且面对上级的压迫和晚辈的竞争,只能委屈求全,因为这些年一直当螺丝钉,技能单一,离开企业就傻了。
再有一点,学霸们在学校里往往养成了听话的好习惯,服从规则已成为牢不可破的信念,而现实世界需要的却善于打破常规的人。
读书不好的人,起步很惨,一般是去小企业打工。可如果你在底下干的认真,很快会进入小企业的核心圈(一般3-6个人),你也熟悉和掌握了办企业的一切知识点和经验。如果时来运转,你35岁有机会创业了,或者内部承包,发大财的可能性是有的。因为你的竞争对手都在高大上的写字楼里虚度光阴,而你已经在小企业里独当一面了。
单说金钱,小企业老板,比一个五百强的部门总经理,可能要好的多,人也自由得多,一年赚百万,真的不算什么稀奇。
比上不足,比下呢?
曾经大家鄙视去当公务员的同学,觉得那里没事也没钱,完全为了解决户口,再混个温饱。可如今人到中年,我们才恍然发现,公务员是可以一直干到退休的,企业里行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年引以为傲的行业,在几十年后变得人人避而远之。
- 05 -
天地之间,沧海桑田,人该何以自处?
我想,人不应该变得投机,而是学会审时度势。在这个时代中,解读社会和行业的趋势远比埋头走路重要。如果知道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本身,那么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学习新技能。
固守过去与思维僵化,是很多中年白领职业危机的罪魁祸首。
他们在体力上可能不偷懒,甚至在工作上相当勤奋,但是他们疏于思考未来和学习新的技能,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享受由过去积累的经验与技能带来的惬意生活。
然而螳臂岂能挡车,人的意志何以挑战世界发展的趋势。没有一辈子的铁饭碗,在新人不断的冲击下,可能还没到45岁,我们就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哈耶克说,通往地狱之路,往往由鲜花铺就。我们以为在公司里老老实实地上班,就能天道酬勤,就能好人有好报。孰不知这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遮风挡雨。公司的业务流程帮我们尽可能地规避了所有风险,公司在极力拓展业务让我们只需每天按部就班。
但这一切并不是免费的,市场经济,有赚就有赔,有新公司诞生,就有传统行业衰落。
面对职场的中年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办?
古人常言,丰年备荒。即使岁月安然,也应该想方设法锻炼自己的多项能力。
即使没有跳到最新兴的行业,也不要满足于在大公司当一个小兵。
任何企业里都有一个“白龙马定律”。你看那白龙马,本是龙王之子,标准的神二代,而且英俊潇洒,武艺不凡。可是他加入唐僧取经团队以后,干的什么活呢?只负责驼唐僧和一部分行李,论存在感,不要说孙悟空、猪八戒,连老实巴交的沙僧都赶不上。
也许你有十八般武艺,但企业里,尤其是大公司,只需要你安心做一颗螺丝钉,至于其他的才艺,无关紧要。我们每个人的才华和修改都被按部就班的工作给干掉了。
可万一有一天,企业倒闭了,被圈养多年的我们已经没有能力重新回森林搏杀。
如果在工作上看不到未来,那也要尽早谋求出路。
很多人尽管失业,但心态还很阳光。不是他本人多开朗,还是前几十年攒好了钱,买好了房,还完了贷款。
但接下来干什么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他们跃跃欲试,去开店,去投资,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生意场上的惊涛骇浪岂是当惯了小白兔的职员所能想像的。看看当今富豪们,哪个不是年轻时代就下海闯荡?
如果要试错,就尽早开始,不要等到将来无路可走,再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