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黛绿未央
1. 我不止一次听见已婚妇女抱怨自己的另一半过得多么潇洒,多么不问家事,心安理得地做甩手掌柜。反观自己,结了婚仿佛凭空多了个现成的儿子,管吃管喝还得管“睡”,工作家庭两头跑,忙得累死累活,还被认为是应当应份的。
中国式家庭里的男人多的是充当赚钱的角色,而到分担家务、教育孩子,他们总是表现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让我联想到前段时间朋友圈疯转的一篇文章《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文章道出了中国式家庭中每个角色所呈现的问题,父亲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母亲对孩子过度关注,孩子在情感的天平上完全偏向母亲,对母亲过度依赖,导致难以真正独立和成长,甚至因缺少父亲的关爱而自卑和孤独。
问题的起点是父亲的缺席,才导致母亲的情感转移,父母的共同作用最终给孩子带来极度负面的影响。听起来罪魁祸首就是那个自私到只关注自己,总是以工作为借口逃避家庭事务,逃避教育孩子的男人。
但是,作为女人,我们是否有一刻冷静地反思自己是否做了男人的帮凶,才一步一步让家庭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深陷泥沼?
2. 我的婆婆就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婆婆,她的好我用两只手都掰不过来。大到我生产时在医院里衣不解带地照顾我,替我擦拭身体,比亲妈还细致周到,出院后一直毫无怨言地帮我带孩子,小到记得我喜欢吃的东西,我稍稍流露出不喜欢某道菜,我家的餐桌上便不会再出现。
在邻里眼中,婆婆相夫教子,样样做得出色。靠着种菜的微薄收入,目不识丁的婆婆把两个孩子都送上了大学,其中一个还是名校的硕士,在村里至今都广受好评。无论日子过得多么拮据,婆婆总是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支撑起这个家。她的身上总是闪烁着中国传统女性的光辉。
然而,这么好的婆婆,身上依然有我无法认同的地方。
和我们住一起,婆婆总是一边忙着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一边准备全家人的吃喝,还要洗衣服打扫卫生。而公公除了逗孩子玩,其余时间要么闲逛,要么坐在沙发上喝茶看电视。我周末休息会接替照顾孩子的部分,我不在家时,婆婆独挑大梁。
我每每觉得公公有些懒惰,但身为儿媳不好说什么,且总会自我安慰道,公公除了这一点,其他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从来不干涉我们年轻人的生活,比如性情温和,爱和孩子玩。
可我渐渐发现,公公的懒惰,是婆婆惯出来的。
因为节俭,婆婆喜欢去离家远一点的农贸市场买菜,那里比超市便宜得多,这样一来就要坐公交,而婆婆有晕车的老毛病。既舍不得这一点钱,又害怕坐车,婆婆便跟公公商量,买菜的事就交给他。公公明知道婆婆晕车,却一句,我最不喜欢买菜,打发掉婆婆。婆婆却并不生气,依旧每隔一天拎着菜篮子去农贸市场买菜,同时承受着晕车带来的不大不小的痛楚。而公公毫不动容,依旧喝茶逗娃看电视。
又有一次,婆婆做饭腾不开手,便喊公公到小区门口买块豆腐来,公公不温不火的一句,我不想去,再一次打发了婆婆。婆婆只得关掉火,自己下楼去买。
即便如此,婆婆却很少抱怨公公,我也是听过一次两次。她总说,他一辈子都习惯了,什么事都等着我来收拾,我哪舍得让他做这些婆婆妈妈的事儿,他不做,我就多做,和和气气就行。
3. 听起来,婆婆大肚能容忍,贤良淑德,谅解疼惜丈夫。但在我看来,这么多年,公公俨然从一个大孩子顺利成长为一个老孩子。
妻子里外操持,他却不懂半点怜爱,从未想过为妻子分担半分。孩子业已长大成人,他却从始至终未真正承担起父教之责。每每遇到难题,总是顺理成章地推给妻子,自己乐得轻快。
婆婆对此,唯有一个忍字,理所应当地包揽一切,并像大多数农村媳妇一样,美其名曰,本分。
倘若从一开始,婆婆就态度分明,家庭事务,教导孩子,夫妻二人缺一不可。他一推脱,便想方设法让他明白有些问题避无可避,孩子需要父亲的关爱,家庭琐事同样需要夫妻共同面对。否则,你累得半死,一点不讨好,他也不能从这些本该经历的事情中成长为能撑起一个家的男人,成长为合格的父亲。
作为妻子,你实际上并未做到“相夫”,一味大包大揽,看似体谅丈夫,实则放任纵容。给了他包容,却剥夺了让他承担起家庭责任的权利,更阻止他成长为能够直面风雨的男子汉。
作为母亲,你更未做到“教子”。孩子的吃喝拉撒你管,孩子的学习上进你管,可你唯独没有让孩子与父亲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没有让丈夫理解孩子对父亲关爱的渴望,没有让丈夫意识到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的影响力。甚至没有掂量自己的能力,就贸然承担起本不该由你承担的那部分责任。
可能有人会反驳,即便我有心去督促丈夫,可也在他一次一次的无动于衷后心灰意冷。而我想说,你真的有尝试坐下来和丈夫冷静地沟通过吗?
那些真的忙碌到天天出差,自顾不暇的丈夫我们不论,大多数的男人其实和女人一样,一样的上班下班,一样的有休息有节假日。不同的是,他有逃避家庭事务的底气,而你没有,他的底气就来源于你,他知道你不会撒手不管,所以他泰然自若。
如果你表现出你的软弱,你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凡爱你的人定不会坐视不理。
如果你把孩子推向他,表达孩子对父亲的依赖,但凡爱孩子的人定不会忍心推开。
怕就怕你不这么做,反而以重复的抱怨和委屈将他淹没,他避之不及,更对家庭和孩子恐惧逃离。男人天生是惧怕成长的孩子,面对家庭琐事和那个由他一手创造的生命有与生俱来的抗拒。抗拒不代表不爱,给他爱的理由,更应该给他用行动表达爱的权利。
4. 我的女性朋友向我抱怨丈夫事业有成后更变本加厉地忽视家庭和孩子,俨然像个隐形人。丈夫出差,孩子发烧,她半夜一个人抱着孩子去医院,坐在冰冷的医院楼道里,望着怀里挂着吊瓶的孩子泪水未干的脸颊,她的心一阵绞痛,既心疼孩子,又心疼自己。
她拿起手机发微信给丈夫,告诉他孩子发烧得厉害,丈夫问了医生的诊断结果后,便以第二天一早还要赶去另外一个城市为由结束聊天。她强忍的泪水终于决堤。
我问他,你丈夫以前也这样吗?她说以前的丈夫会主动关心孩子和她,但是她总是表现得自己能解决一切,强装成一个懂事体贴的妻子,好让丈夫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可是时间久了,她也会累,会有崩溃的时候,会有不甘的时候,这时她就会把苦楚一股脑儿向丈夫倾诉。一开始丈夫还理解,安慰她,可是抱怨和委屈接踵而至,丈夫开始不解:这一点也不像你,以前的你懂事能干,总是能让我踏实,让我有百倍的信心面对工作,现在的你让我喘不过气来。
听了这些话,她更加委屈愤怒。丈夫的态度,在她眼里变成了推卸责任,和不爱自己不爱孩子。她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勇敢和独立都变成了现实的巴掌,打得她找不到自我。她也越来越无法容忍丈夫的忽视,自己的默默付出没有换来丈夫的感激,反而让丈夫和家庭越来越疏离。
丈夫并没有改变,他在婚姻里自始自终都是那个大孩子。是你的所作所为让他拒绝成长。
当他关心孩子时,你体谅他工作压力大,没有将孩子交给他照顾过,你说怕他分心;后来他哪怕工作不忙的时候,你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你说怕他照顾不来。
当他想要伸手帮你分担家务时,你体谅他工作任务重,不想看他为了家庭琐事耽误时间;后来他有了时间,你又嫌他做起家务来拖泥带水,还不如你亲自动手来得干净利索。
你既想将自己塑造成贤妻良母,做他身后的支柱,又希望他天生是个上得职场下得厨房,赚得了钱又教得了孩子的四好男人。
殊不知,他也需要成长,需要你的悉心培养。
5. 认识的一个育儿公众号的作者,是个三岁女孩的母亲。她和丈夫共同养育孩子,共同创办事业,共同运营公众号。对于家务的分担,对于陪伴孩子,他们之间也有过矛盾。
两方都忙的状态下,任何一方都希望对方在家庭中投入更多的关注,以使自己能够腾出身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双方在这样的博弈中两败俱伤,身心俱疲,感受不到丝毫快乐。
意识到问题后,他们促膝长谈,最终达成协议,家务分摊,每天晚上晚饭后,轮流照看孩子一个小时,直到孩子睡着。其中一个陪伴孩子时,另一个可以专心工作。等孩子睡着,两人再一起工作。
从那以后,夫妻不再是对立方,而成了并肩作战的盟友,养育孩子和做家务的时间也变成了快乐的二人时光。
我们常常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如此一来,失败就不是失败,而变成了被拖累。我们也可以以无辜的弱者形象活得坦然些。事实是,你无意中犯的错误,有一半甚至全部被你强加给那个所谓的“祸首”。最后的恶果却由家庭的每一个人来品尝,而最无辜的就是孩子。我无意为男人们开脱,只是,他们固然有失职,而你则成了帮凶却不自知。
你必须意识到,只有当他逐渐承担起家庭的另一半工作,他才能在同你一起努力解决一个又一个家庭问题的过程中成熟起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看着他和你亲手打造的家越来越好,他才会更加珍惜和爱护。
看着他亲自教育的孩子慢慢长成他梦想中的样子,成就感会让他享受这个过程,这也是他作为父亲应该获得的美好体验。
他会由衷地爱这个家,继而感恩你一直以来的相濡以沫,同舟共济。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放手和旁观,给他适应和学习的时间。在必要的时候,扮演一个老师的角色,给他恰当的指导,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END
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如果喜欢,请点小红心❤️,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