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败诉上热搜了,这次企鹅“傻白甜”的本质又暴露了。
据报道,4月23日,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案号(2021)粤0305执6990号,执行标的25元,执行法院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关联案件为吴某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相关网络服务合同纠纷。
据了解,原告吴某因微信号及关联账号被封而无法购买基金而起诉腾讯,索赔微信号及关联账号损失费和精神损失费5500元。据了解,这个号被封,是因为被多次举报涉赌,而腾讯出于用户隐私保护,并未能提供完整的证据链。
法院方面认为在本案中,腾讯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服务支持,因此对账号被封并不存在过错,但腾讯公司也确实需要考虑增设微信自助解封途径。而原告吴某没有提交可证明实际损失的证据,因而驳回其损失费请求。
腾讯公司承担本次案件受理费25元。
网友们纷纷嘲笑这结果对鹅厂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但从这个金额不大的案件中,小编看到了一个亮点:腾讯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角度,并未能提供完整的证据链。
说实在,这可是被广大吃瓜群众忽视的重点。宁愿输官司,也要保护用户隐私,没想到马化腾还是护着我们这些广大用户的。
联想到4月21日12岁欧洲女孩起诉海外抖音侵犯儿童隐私,张一鸣或要赔数十亿英镑的新闻报道,感觉到了差距。
据路透社4月21日报道,TikTok及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被指控非法收集了数以百万计欧洲儿童的隐私数据,在伦敦高等法院可能面临数十亿英镑的损害赔偿。
而且,这不是第一次海外抖音因为隐私问题被告。在2020 年,美国 TikTok 用户共提起了 21 起彼此独立的集体诉讼案,均称TikTok 渗入用户的设备,提取大量私人数据用于广告推广和获取利润等。TikTok 则否认了这些指控。
而2021 年 2 月 24 日,TikTok 与美国用户就数据隐私问题达成和解,同意支付 92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6 亿元)集体诉讼和解金。
互联网隐私问题,是我们用户切实关注的点。在国内,隐私问题也让我们感到担忧。不久前,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吐槽到:刚落地三亚抖音推得全是三亚 刚落地上海抖音推的全是上海 一点隐私都没有了。
特别是打开抖音,感觉自己整个社会关系网都被抖音读取了,推荐的用户甚至有自己多年不联系的前男友、前老板。
如今,大数据盛行,我们每个用户都不希望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在此,为坚持保护用户隐私,宁愿输掉官司的鹅厂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