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读了很多育儿书籍以后发现,几乎所有育儿知识都是建立在理解这个基础上的。只不过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直白一点的直接说理解孩子,委婉一点的说对孩子应该有共情的能力,含蓄一点的说应该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起因。
总之,想要教育好孩子,理解他是逻辑起点。只有当你去试着理解孩子的时候,才会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01.当孩子焦虑的时候怎么办?
试着理解他,并为他创造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然后把焦虑取个名字,让它变得诙谐,从而打败他。
比如,孩子会因为作业太多而焦虑,家长要做的并不是催促孩子赶紧写作业,这样做会让孩子更加的焦虑。而是应该帮助孩子发现是什么让孩子焦虑,是作业的难度还是题量,找到原因以后,我们为这份担心取个名字,比如叫大黄,当下次孩子再为作业而焦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是大黄又来了吗?它可控制不了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舒缓孩子的焦虑。
02.当孩子叛逆的时候怎么办?
当孩子叛逆的时候,其实就是父母长期忽略孩子的感受,不理解孩子的结果。所以这个时候一味的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动粗对孩子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相反我们更应该理解孩子,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叛逆,是因为同学的不接受?是学习的困难?是家庭原因?是兄弟姐妹们之间的问题?还是因为自己的外貌而苦恼?叛逆的原因多种多样,而解决叛逆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倾听。
倾听的三要素:
1.不要未经允许就给孩子个建议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的人生需要有人来指点,但不需要人来指指点点。孩子也许只想倾诉,其实他本就知道该怎么做。过早过急的给孩子建议,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
2.不要轻易说你这么大的时候的事情
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很多家长觉得这难道不是共情,不是理解吗?可是孩子的感觉可能会是:在你听我说话的过程中,你却只想着你自己。
3.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
安静的等孩子说完,然后同情他的处境。而不是迫不及待的跟孩子说,这没什么值得伤心难过的。忽视孩子的感受,会让他觉得他的痛苦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