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应笑我——读晏弘组诗《此生似蝶江湖老》

明月清风应笑我

——读晏弘组诗《此生似蝶老江湖》

程庆昌


晏弘的诗,越来越耐读。越是耐读的诗,哪怕只有短短几句,也能在读者心里生出气象万千。所谓眼里有心里就有,那种意象很美妙,恍恍惚惚,似同非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或者说,诗歌呈现的魅力。

最怕读诗不明所以,横竖琢磨不出字里行间蕴藏画意诗情,更进入不了诗人的内在,与之共鸣,与文字和长短句拊掌而歌。明明知道这些个文字,发乎诗人的内心,紧随着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一起蹈舞,偏偏两眼干巴巴的拿捏不住个中滋味。不仅仅唐突了诗歌,也好像被隔离在门外,想叩门而入又不得其法。

晏弘的诗,读得多了,感觉也就有了,这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甚至可以说是灵魂的相互给予。不敢说深得其法,起码能透过文字的表面,触摸到他内心的炽热。诗人都有一腔赤子情怀,亘古如是,晏弘不能例外。

“心有万物,凝练成诗”,只有时时心怀敏锐,才能捕捉到灵光一现的诗情。如同台上的青衣那样,手眼身法步,协调统一,不能有丝毫纰漏,否则舞台效果就大打折扣。作诗为文一样的道理,尤其是作诗。诗歌是浓缩的语言,有独特的语感和跳跃性,错落有致的诗歌,更容易营造出深远浑厚的气象来。气象,历来是诗歌的要素之一,无论古体诗还是新诗,都一样。

晏弘善于在邈远的时空里,与时光对话,与诗歌交心。在他眼里,千年不远,万年也不远,都不过是时光流变中的一个环节,能够触摸,能够对话,甚至能够穿越而入。在诗歌的语境里,也就无所谓旧与新、古与今,只要灵魂没有湮灭,都可以在多维的时空产生交集。大抵,这就是一个诗者的内心宏阔,也是诗歌赋予世相的无比纷繁。诗歌是一种时态,彰显的是一种世态,不管场面是否壮阔抑或渺微,被诗歌滋润的时间,定然会衍生出不一样的气象。气象是天地万物的表征,不能被掩盖或侵蚀。

诗歌也一样。

晏弘在《此生似蝶江湖老》这组诗里,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与古人对话,有彼时彼境,也有此时此境,交融在一起,有参差朦胧美,也多世相的冷峻深沉,当然少不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人生的思考。这组诗歌,确乎如余世磊兄所说,“与古人交,有壮美之境与趣”。

诗或者文,之所以美妙,就在于“境”与“趣”。


花落还开。是不是所有蝴蝶翩翩如庄子化身

庄子翩翩,脱胎于蝴蝶一梦,不似偶然

胜似偶然。

…………

羽化登仙的传说,传了千年,还将传下去

不可救药,把一生托付给世外桃源

陶渊明如是,李白如是,苏东坡如是


今人说《易》,趟不过数千年时光,不啻于隔了云山万重,其间玄奥,艰深难测,解读者亦莫衷一是。但是,自《易》流传时开始,乾坤气象,隐约于其中,值得有心人去关注、去解读。虽然会糅合很多主观色彩,这也是对自然法则的另一种演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花落还开”是自然法则,更是阻挡不住的生命气象,对于《易》而言,也是如此。庄周化变的那只蝴蝶,活了千年,也死了千年,早已经介于虚无和现实之间。但是,这又是一种寄托、一种象征,甚至是一种隐喻。

在某个瞬间,诗人在《易》的多维时空中穿梭,和一只蝴蝶的千年化身共舞,把传奇演绎成更精美的传奇,把传说虚幻成更扑朔迷离的传说。那些个诗人,都不过世相与幻想的重叠。

如同诗人的表露:“《易》多变而生忧患,《诗》多怨刺而诉”,《春秋》多的又是什么?为什么今人时常说春秋笔法?就值得思之再三。厚厚的时光里自有答案,这就需要裂开一道罅隙,跟久远的时间对话,跟古人来一次跌宕人心的灵魂碰撞。


风在深山过冬,来则来之

知则知之,心有篝火明之


“在深山里过冬”,时态中有世态,风,就变成一种暗语,或者说一种寄托。不是说蛰居深山不问世事、不明世相,不关心人间烟火,相反,思想明辨、处事不惊。该来的来,该去的去,来来往往才是世间常态,才不会泯灭人间情怀。只不过,心头要有蓬勃的火焰,始终有温暖在、有光亮在,这个世间,最真的就是温暖与光亮。


山川呼唤,草木摇风

钟声在耳,可怜归心

归去来兮,美哉逍遥之境


能不能借东坡居士的一句词来解读这首诗:“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生命在时态中的悄然变化,一定会留下思考和痕迹。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重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稳定,生命的依托,最终要回归于平和与稳健。再回首,走过的那些旅途,都不过无法缺少的铺垫,经历过“归去来”,就更能明白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山川万物,不管多少年,都是生命浩浩向前的参照。


雪压麦苗,人压雪,就地打滚

滚出一幅生龙活虎的图案

就像村庄的炊烟,自由自在


历来诗人把雪视作精灵,有唯美的意趣,黄昏山中观雪就更加朦胧和唯美。“并非想象,雪如天使飘然而至”,起兴之笔,就把雀跃的心情和天地间的动感欣然纸上。这样的一场雪,也让人对身边的日子更加珍惜。即便日子再平常,心情的昂扬不会受到丝毫影响,曾经那些记忆深刻的片段,再一次随着雪花的绽放,在心底伸出动人的触须。人生有太多束缚,要是真的“就像村庄的炊烟,自由自在”,该是多好!诗人似乎有一点点无奈,又满怀希望,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能够到达孜孜以求的诗与远方。

晏弘在旧的语境中寻找新的灵感,而且越发驾轻就熟,这不容易。现在的人,总是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旧事物,总是以为旧的就代表落后、就没有可取之处,这是一个误区,是自己给自己挖陷阱。文化的传承,始终是一个新旧交融、新旧交替的过程,把时间放得久远一些,何为新?何为旧?估计很多人自己都模糊不清。文化的深厚,需要时间的积淀,沉淀更是为了去芜存菁。在厚重的历史语境中,找到可以寄托的对象,或者说,不局限于象征意义,在古今之间穿梭,表露心声,又有何不可?

晏弘的这组诗,深沉而放旷,有时空之悠远,有古今之交融,他把自己放逐在天地间,藉一个个情节,重新拼接出诗歌的情与境,耐读,也值得一读。


附:

此生似蝶江湖老(组诗)

晏弘


1、此生似蝶江湖老


花落还开。是不是所有蝴蝶翩翩如庄子化身

庄子翩翩,脱胎于蝴蝶一梦,不似偶然

胜似偶然。秋水夜歌,彼此相忘于江湖

岂是薄情?风急浪高,草木摇落而忘忧

羽化登仙的传说,传了千年,还将传下去

不可救药,把一生托付给世外桃源

陶渊明如是,李白如是,苏东坡如是


《易》多变而生忧患,《诗》多怨刺而诉

人必尽其当然于不苟,顺其自然于舍得

无法回避,病老至死是必然,脉如雀啄

命若悬丝,油尽灯灭,最后一滴泪无悲

无喜,咽下最后一口气,烟消云散于碧空

抵达虚无缥缈。蝴蝶起飞,去寻那块墓碑

如此幽冥、妥善,一切无不是上好的安排

2023.09.12


2、秋雨下连绵


想起欧阳修名篇《秋声赋》,风雨骤至

林中叶落纷纷,打湿了远寺的钟声

问谁织得秋雨连绵?针脚细密

横看竖看,恰如心事难言

凄凄切切莫如人世凉薄

且放下,洒脱永不过时

见是虚幻,不见也是虚幻

恍如昨夜梦境,陌生又朦胧

不知此身何处,不知别有此身

忽如兰桂,忽如松菊,忽如丹枫

雨后有晴,白露为霜,一路峥嵘无疑

2023.10.07作于太湖辛家冲


3、登高观秋色


叶落知秋,要站就站成高度

一览众山,满目萧然

执《春秋》之笔,删繁就简

风霜何惧?我有吹毛剑

斩断罪孽根,头顶日月

一腔热血,万里跋涉

远处的塔吊、高铁,忙着

画出逼真的梦幻图案

莫说石头厌世,向来沉默

千锤百炼,其心可鉴

秋水转弯,揽苍穹之镜相照

花正凋零,叶正斑斓

无不传奇,是谁泪眼婆娑?

气质在,风韵在,阅历在

几经摧残无怨,洒脱出尘

欧阳修懂得,对此赞叹: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2023.10.13



4、翛然见寒山


夜读吾乡太湖清朝道光九年状元李振钧传世诗集《味灯听叶庐诗草》,语直性真,傲岸不羁,气如秋爽,诗思澹泊,寂寥澄明,如月照古涧,如雪落荒原,“色原空世界,冷欲透人心”,细味妙句,禅悦中来,如:“幻梦觉者谁?翛然见寒山”,读之欣喜,有感而发,十五句,晏如也。


春华秋实,乃此生征途必经之地

有人迷失了,有人走散了

明媚的,正如幽暗的

都是不归路,悲欣交集

霜降后的风,新试锋刃

是摧枯,是肃杀,更是考验

层峦高峻,道不可测

黄叶落不尽,白云攀不够

鸟纵群飞之所如

虫鸣四野之唧唧

而阳光变得柔和、温暖

苍穹辽阔到无穷无尽

水流澄澈到海角天涯

大梦谁先觉?翛然见寒山

所有的浮华虚幻,颓然归真

2023.10.26



5、从高峰到谷底


一副好身手,攀岩望到隔年花

汗滴草木如甘露,彼此欣欣然


北风紧,鸟飞尽,雪后霜

一跌万丈到谷底,有呼无应


也曾如名酒,而今只剩空酒瓶

皮囊一样的空,以焦虑充盈


光阴落寞,长满青苔

蛇蝎和虫子爬来爬去


卦曰:潜龙在渊。心如

燧石,一日一磨,无论生死

2023.11.01



6、山入寒冬阴且冷


寒风逐叶落下,鸟雀有余悲

纷纷然,凄凄然,茫茫然

凛冽于天,颤栗于世

忍受莫不也是当时

冷欲无孔不入,冷欲透心

望眼欲穿,日头迟迟不出

乱云平添山川的忧郁

森林里各自涂鸦,生成迷宫

松鼠寻找一条活路跳左跳右

雪从远方赶来,可能比入睡更快

2023.11.12



7、风在深山过冬


黄叶飘零、回旋,伤目又狼藉

落寞如底层的悲歌,刚唱起

被风席卷沟壑。三更至暗

刺骨的寒在酝酿另一场游戏

霜的老匕,比划大雪的锋刃

冰凌悬想,嘉木披挂打铁

衰草埋首,生怕打回原形

鸟兽穿梭丛林,食不果腹

地下白骨蓦然收紧

山泉汩汩有声,水不断流

巉岩不畏一夜白头

坚韧好过苟且一百倍

痛苦最不堪,不屈来安慰

风在深山过冬,来则来之

知则知之,心有篝火明之

2023.11.16



8、归去来兮


生于深林长谷,山魅化为人形

因为灯火可亲,误落尘网中

一如樊笼,以类聚,以群分

行走如困兽,碌碌无所争

卖萌可也,惟命是从可也

无知可也,大可食饱扪腹

因为不甘,尝试挣脱

折腾过,拼过,伤痕累累

虫豸在爬,鸟啄雨淋

枷锁滴血,到呻吟

到发黑,一路狗苟蝇营

舌生竖弯钩是乱

若不撇开何其苦

有道来起卦,无道来变卦

顺之者顺,逆之者逆

因为厌倦,途穷顿生遁心

山川呼唤,草木摇风

钟声在耳,可怜归心

归去来兮,美哉逍遥之境

2023.11.29



9、黄昏山中观雪


并非想象,雪如天使飘然而至

大幕张开,万物顿生敬畏

高山苍颜鹤发,催促草木上妆

湖水屏住呼吸,倾听折竹之声

最是屋内炉火温暖,剥桔的手

指着窗外,千树万树梨花开

更有门外跑动着少年的欢腾

雪压麦苗,人压雪,就地打滚

滚出一幅生龙活虎的图案

就像村庄的炊烟,自由自在

心有天空,勃发生生不息

老汉打盹,忽从梦中惊醒

说前生是一只精灵,洁白无瑕

拍拍翅膀,出没于丛林

大雪封山,化为今日肉身

满座哄笑,故事刚刚开始

一 一道来。墙角观雪的蜡梅

听着忍不住喷出醒神的幽香

2023.12.15

(原载《中国作家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490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81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830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57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74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54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6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47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95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37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19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49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09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86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